机器人“陪读”,未来课堂更有趣
青岛出台“互联网+教育”行动计划,游戏化学习将融入课堂
2015年11月04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本报11月3日讯(记者 李珍梅) 游戏化学习、3D打印技术,这些创新教育将融入课堂教学中。日前,《青岛市“互联网+教育”行动计划(2016-2018年)》的出台,为青岛市教育信息化规划了新的蓝图。计划提出,未来三年,每年支持100所农村薄弱学校加强信息化建设及应用,缩小城乡差距。同时鼓励师生自主开发特色数字教育资源。
  教育信息化将成为教育事业中优先发展的重点。日前,青岛市教育局牵头,会同青岛市发改委等部门出台《青岛市“互联网+教育”行动计划(2016-2018年)》。未来三年,青岛将实施以3D打印技术等为主要内容的创新教育,试点并推广智能机器人、可穿戴设备、3D模拟、游戏化学习等教育创新手段,融入教育教学当中。
  针对农村地区教育信息化建设经费不足,发展相对缓慢的现象,《行动计划》提出实施农村薄弱学校教育信息化建设计划,从2016年到2018年,每年支持100所农村薄弱学校加强信息化建设及应用,缩小城乡教育信息化水平差距;此外还将建立市本级财政与区(市)级财政分担机制,统筹建设教育信息化重大项目,推进城乡教育一体化发展。
  教师和学生的全面发展是教育信息化绩效产生的源泉。《行动计划》提出建立“政府引导、多方参与、奖励推动、优胜劣汰”的资源共建机制,发动多方力量促进各类数字资源的建设和整合。特别鼓励师生自主开发特色数字教育资源,形成与各学科门类相配套、动态实时更新的数字教育资源库,为师生开展基于终端的移动学习和泛在学习提供资源支撑。
  《行动计划》还提出将建立学校、家庭、社区三位一体的“数字化学习中心”和“青岛全民学习网”,建立终身教育学分银行制度,探索实施网络学习学分积累和转换制度,推进学习成果互认衔接,拓展教育的空间、时间,满足学习者多元化学习和发展的需要。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网友为此稿件打分的平均分是: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