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评论:
反腐三年,“歪论”都息了
2015年11月12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微信公号“人民日报评论”11日发文称,反腐一路走来,各方显示出三个心态变化。
  第一个转变是,从疑虑走向坚信。党的十八大以后,反腐战鼓擂动之初,老百姓多少有些半信半疑。有人认为,“刑不上大夫”,上面“有人罩”的不敢动,退休的老虎不会打;有人视之为“运动式反腐”,治标不治本,甚至预言一阵风之后会迎来腐败反弹。然而,三年的“打虎行动”打破了所有刻板印象。现在,恐怕绝大部分老百姓都不会再怀疑中央反腐的决心了。
  第二个转变是,从“杂声”变为“清音”。当反腐走向深入,社会上尤其是一些官员中,出现了一些怪音杂音,什么“反腐超出公众承受论”,什么“反腐影响经济发展论”,什么“反腐影响官员士气论”……但几年的实践证明,这些杂音都不成立。
  第三个转变是,从权斗猜想转轨到法治思维。过去一谈高官落马,社会上有一些议论,说什么派把什么派打下去了,某些外媒更会习惯性臆断,将法律问题政治化。然而,十八大以来,中央提出“依法治国”重大战略,始终坚持依法反腐,从薄熙来、刘志军、刘铁男等到谷俊山、周永康、李春城等腐败案,都进行了依法审理。习近平总书记在出访美国谈起反腐时,就明确指出:“没有什么权力斗争,没有什么‘纸牌屋’”。
       据人民日报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网友为此稿件打分的平均分是: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