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计干部近1.5万人次,处理200多人
我省探索将村干部纳入经济责任审计范畴,加大对教育等领域的审计
2015年11月12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本报济南11月11日讯(记者 任磊磊 陈玮) 11日,记者从全省经济责任审计工作电视会议获悉,2012年以来全省共审计领导干部14860多人次,向司法或纪检监察机关移送处理200多人。此外,有的市还探索开展了村级组织负责人经济责任审计,下一步省里将下发指导意见,推进对村领导的经济责任审计。
  记者从会议上获悉,去年以来,省审计部门在省纪委、省委组织部的支持下,对2011年4月以来离任的全部222名(次)省管干部集中开展经济责任审计,在全国率先实现了省管领导干部离任审计全覆盖。2012年以来全省共审计领导干部14860多人次,并查处了一批重大违法违纪问题,全省共向司法或纪检监察机关移送处理200多人。
  在审计的14860多人次的领导干部中,其中市厅级380多人次,县处级3750多人次,乡科级10000多人次。地方党政及其工作部门主要领导干部、企事业单位领导人员以及人民团体主要负责人和部门单位内管干部,均纳入了经济责任审计监督范畴。同步审计由地方党政领导干部扩展到省属高校、科研院所党委书记和行政主要负责同志,以及省属国有企业决策层和管理层主要负责人。
  此外,有的市还探索开展了村级组织负责人经济责任审计,打通了经济责任审计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据介绍,按照现行法律法规的规定,村级组织负责人经济责任审计不属于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范畴。下一步省里即将下发加强村级组织负责人经济责任审计的指导意见,各级各部门要抓好落实,组织好对村级组织负责人的经济责任审计,促进基层组织建设,维护人民群众利益。
  会议提出,当前部分领域和环节仍存在监督“死角”和“盲区”,一些部门内管干部和乡村干部“苍蝇式腐败”、“小官巨贪”问题依然存在。
  会议要求,必须牢固树立“全覆盖”理念,依法将所有公共资金、国有资产、国有资源都置于审计监督之下。应围绕如何更好地保障和改善民生开展审计,加大对“三农”、最低生活保障、扶贫救灾、教育、医疗、就业等民生资金和项目的审计力度。要及时跟进监督资金拨付使用情况,关注该投未投、该用未用、使用绩效低下等问题,推动盘活财政存量资金,提高资金使用效益。
  还要加强审计成果开发运用,把经济责任审计结果作为干部选拔任用、日常监督、定期考核、奖惩的重要依据。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网友为此稿件打分的平均分是: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