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发潮涌,养老需求显现
老有所居亟待破题
2015年11月12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近几年来,不少地产开发商纷纷宣布进军养老产业,就连中石化、首钢之类企业也跨界进入。尽管国内已有部分养老地产项目进入正式运营阶段,但相比海外成熟市场,中国的养老地产可谓“小荷才露尖尖角”。在山东特别是省会济南,实践养老地产的项目屈指可数。
  银发潮来临,养老需求凸显
  曾在国内热映的香港影片《桃姐》,讲述一位生长于大家庭的少爷与自幼照顾自己长大的家佣桃姐之间所发生的一段感人的主仆情。影片的大量篇幅表现的是桃姐中风后在养老院的生活,此片在中国内地放映时,观众既感动于少爷Roger和桃姐之间的感情,也唏嘘于养老院中老年人凄凉的晚年生活,作为世界上唯一的老年人口过亿的国家,老龄化已成为中国社会面临和关注的问题。 
  数据显示,2014年底,山东60岁以上的老人达到1800万。根据预测,2050年中国的老年人口将达到4.8亿,几乎占到全球老年人口的四分之一。老龄化的加剧也带来了“养老地产”需求的上升,记者在近期踩盘中了解到,老年人客户群体比例明显增加。
  今年已经60岁的张阿姨住在高新区,前段时间和老伴身体不适,恰巧儿子又出差在外,不得不一大早去医院排队挂号,花了整整一个上午时间才看到医生。“身体如果好好的还觉不出什么,一旦生病就很无助。年龄再大点,身边没子女陪伴,心里想想就委屈。”对于未来的生活,张阿姨有自己的打算,“我们不想去养老院,现在听说有专门针对老年人设计的房子,特别是医疗配套方面很是齐全,和老伴商量着以后买一套。”
  “据我们项目调查,50-65岁这一年龄段的客群都很有实力,经济基础雄厚,需求精准,一旦有养老实体项目落地,势必会成为挑动市场的一波活跃分子。”业内一地产人士表示。
  也正是在这种隐性需求下,不少大型房企已经有所行动,万科、绿城、保利等房企先后布局养老地产。
无成熟模式,养老模式待探讨
  记者调查了解到,在山东济南,很多房企已经把“养老地产”作为日后发展的战略方向,但真正落地实践的,目前只有重汽地产一家。
  重汽莱蒙湖乐龄100定位于养老产业的示范产品,从规划设计、环境打造以及配套服务上着眼于老龄人需求,蓝卡医疗、老年大学、健身、养生餐厅、户外风雨连廊产品设计等等已经全部呈现,“因为没有成熟的经验可以借鉴,所以目前我们也是在探索、摸索阶段,包括翡翠雅郡推出的‘两代居’产品,也是迎合市场做出的尝试。”项目一负责人告诉记者。
  业内一人士分析称,养老地产会是未来发展的一个趋势。现在市场上的部分产品还处于探索时期,更多的只是概念性的设想。这样的产品还需要政府的扶持,如果没有相关的保障措施,发展会十分缓慢。
  但他也表示,由于养老地产专业化程度高,国际化和本土化的接轨能力不足,致使在养老社区的规划设计、医疗配套、护理与照料服务体系、养老机构的运营管理等方面问题重重,急需寻找破题之路。
  也正是基于此,2015年11月20日,由山东省民政厅、山东省老龄委指导,本报主办的2015山东首届养老高峰研讨会将在大众传媒大厦4楼学术报告厅举行。届时,政府、专家、机构、养老产业相关人士共聚济南,就养老政策、养老模式、养老住宅、养老服务等进行专题探讨和经验分享,以此来推动山东养老产业的健康有序发展。
  论坛咨询:85196379、85196176
           (楼市记者 陈晓翠)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网友为此稿件打分的平均分是: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