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卦医学史:不生病,历史也会不一样》
——穿越时空的超级诊断医生也不一定知道的历史真相
2016年04月20日 来源:
齐鲁晚报
【PDF版】
除了和朋友聚会高兴时偶尔喝点啤酒外,我在任何类型的酒场上都滴酒不沾,开始的时候颇被人当成另类。到后来,同事朋友慢慢也就习惯了。
中国的饮酒习俗,在我看来可以用野蛮来形容。在很多时候,酒场就是赤裸裸的自虐和虐人。自虐的目的,是表示臣服,是一种甘为你上刀山下火海的忠诚宣示;而虐人则是要对方臣服,是一种要你为我上刀山下火海你不能拒绝的考验,是虐人者对被虐者有足够控制能力的证明。
很多人将中国的这种恶习美化为“文化”,其实真的与文化一点不沾边。所谓文化,是以文化之的意思,是以文明高雅的东西去教化野蛮粗鲁的东西,而酒场这种虐人和自虐的方式,实在看不出有任何文明高雅之处,倒是野蛮粗鲁更多一些。
国人嗜酒,所以对历史上能喝酒的人也就多有美化。“古来圣贤皆寂寞,唯有饮者留其名”,唐朝诗坛的三大天王巨星,李白杜甫白居易,无不是爱酒之人,李白更是号称饮中八仙之一,被后世津津乐道。而民间故事中的英雄人物,几乎没有不喝酒的。林冲风雪山神庙,都落魄成那副德行了,依然离不了酒;武二郎景阳冈打虎,上岗前得先喝十八碗烈酒;醉打蒋门神,更是要一路喝过去。如果武松不喝点酒而是直接去把蒋门神痛扁一顿,就给人一种不够酷不够牛的感觉。
爱酒的古人中形象最好的,大概是李白了。“李白斗酒诗百篇,长安市上酒家眠。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何其潇洒。
但实际上,真有这么潇洒吗?
古代酒的酿造,主要靠发酵法,这种办法酿造的酒的酒精含量相对较低,提高酒精度的办法只有靠延长发酵时间,所以酒的储存年份越高越值钱。在李白那个年代,酒的度数在3~15度之间,度数高的属于窖藏时间特长极其贵重的,一般在酒肆喝的酒应该就三五度的样子,和现在的啤酒差不多。至于斗,唐代的斗分大斗小斗,大斗大概是5000毫升,而小斗也就2000毫升左右的样子,当时盛酒一般是用小斗。北京的燕京啤酒每瓶600毫升。能喝4瓶燕京,就可以和李白单挑了。
高度酒是蒸馏法问世以后才有的,利用酒精易蒸发的原理,将发酵酒加热蒸馏,收集酒雾重新凝结,得到的蒸馏酒度数比发酵酒大大提高。蒸馏法问世时间有争议,但大规模应用是明朝时候的事。
再说这个诗百篇,且不说夸张不夸张,就算真能做到也没啥大不了的啊。我喝四五瓶啤酒写不了一百首诗,但给你刷一百篇微博还是没问题的。李白写了一辈子诗,最后流传下来的也就900多首精品,其他失传的部分或许不乏精品,但我想绝大部分水平一般,这“诗百篇”里基本不太可能有“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这样的传世之作吧。
至于这个“天子来呼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就更不值得夸奖了。这分明就是喝酒误事啊,这不和外科医生“主任来呼不上台”是一个性质吗?
关于这个上船,有几种不同的解释,我比较倾向的说法是“船”是古代对扣子和衣襟的称呼,不上船,就是不扣扣子不系衣襟。那我们想象一下李太白接到皇帝召唤时候的德行吧:四五瓶啤酒喝得烂醉,衣冠不整,敞着扣子露着胸毛,说不定还光着膀子抠着脚丫子,满口醉话胡说八道。你说,如果你是领导,你会重用这种人吗?难得他还好意思整天觉得自己怀才不遇。
事实证明李白在政治上确实是极其糊涂的,安史之乱时他脑子进水进入永王幕府,参与了永王谋反,最后被流放夜郎,幸亏后来朝廷大赦天下才得以返回。回来不久就死了,史载是醉死的,还有一说是喝醉了跳到江里捞月亮淹死的。
很多人觉得这种死法很浪漫,我觉得这种死法很脑残。
李白除了写诗基本就是一个二货,而白居易也好不到哪儿去。白居易有一篇流传千古的作品,记载了一次流传千古的酒宴,那就是“浔阳江头夜送客”的《琵琶行》。这首诗的文学价值自然是不用说,但这个酒宴反映的白居易的人品却很成问题。
白居易当时被贬为江州司马,这个职务大概相当于市公安局局长之类,这个官职我这种平民百姓觉得够大了,但人家白乐天看不上。本来嘛,被贬之后心情不好发发牢骚也能理解,那么白居易都抱怨什么呢?是大志难以伸展?是忧国忧民?不是的。
他抱怨的是地方太艰苦,没有卡拉OK等高级娱乐场所:“浔阳地僻无音乐,终岁不闻丝竹声”;抱怨住宿条件太差:“住近湓江地低湿,黄芦苦竹绕宅生”。而满腹牢骚的白居易干脆就消极怠工泡病假,“我从去年辞帝京,谪居卧病浔阳城”。
牢骚太多心情不好,就喝不下去了,于是“醉不成欢惨将别”,结果却“忽闻水上琵琶声”。
说到这里我们不得不提醒大家注意当事人的身份与场合,白居易是堂堂的国家干部,而对方是一个丈夫出门在外的有夫之妇,而当时的时间是夜晚,地点是江上而不是家里。你说,这种情况下“移船相近邀相见”,合适吗?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