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好共享大棋,无车可胜有车
共享单车、新能源车分时租赁都是不错的选择
2016年09月23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EVCARD公司的新能源分时租赁汽车成为魔都出行的新神器。(资料片)
     “开车堵、停车难、尾气脏”已成为现代大城市的顽疾。“无车日”的设立,折射了现代人对汽车社会种种弊端的反思。近几年,随着顺风车逐步开始普及,共享单车、新能源汽车分时租赁蓬勃兴起,下好共享大棋被视为缓解汽车社会顽疾的一剂良方,也正在冲击以私家车为主体的汽车社会旧有消费理念和格局。

  短途出行
可以选择“无车”

  城市汽车出行中,相当一部分是短途出行。数据显示,上海每日出行人数中接近一半少于5公里。第五次北京城市交通综合调查显示,5公里以内的短距离出行占出行总量的52.9%。
  共享单车成为城市短途出行的新宠,按照规划,摩拜单车年内在上海的布局或超过10万辆,共享单车使用率越高,对土地节约、碳排放和污染控制的贡献就越大。
  而杭州公共自行车出行系统运营8年以来,累计租用人次已突破6.75亿。如按每辆小汽车平均运载2人次计算,相当于减少3.375亿辆次小汽车的出行量。
  共享经济也不仅局限于共享单车的发展,新能源车分时租赁也是不错的选择。在上海,新能源车分时租赁企业EVCARD的租赁点已经超过1100个,正常运行的新能源车超过1000辆,预计年内运行车辆将突破5000辆。
  共享经济也包括网约车、顺风车等模式。目前我国独自驾车上下班的比例达57%,以每天1亿辆估算,会有4000多万辆私家车的车主愿意以拼车、搭车的方式出行。
绿色出行
不能只让汽车“受宠”

  大城市中,要想做大共享经济和绿色出行,真正达到“无车”仍方便的境界确实很难。很多城市在道路资源上对汽车足够友好,而对共享经济和绿色出行则关爱不足。
  例如,一些大马路上根本没有自行车道,即使现有的一些自行车道,通行情况也不乐观。不少自行车道是断头路,自行车道被汽车占用的情况也很普遍。
  令人欣慰的是,一些城市已经开始着手改善自行车出行生态。北京市前不久规划了第一条“自行车高速路”,今年将建设500公里自行车专用道,预计到2020年自行车专用道会达到3000公里。
  而新能源车分时租赁,目前也有很多尴尬。记者了解到,EVCARD推广起来困难重重,不少场地所有者不愿将车位租给其使用,租赁点经常被汽油车强行占用停车位。 
下好共享大棋
政府之手应发力

  在世界范围,共享经济都被视为缓解交通拥堵的一剂良方。
  同济大学可持续发展与管理研究所所长诸大建认为,与传统经济模式相比,共享经济的效率明显提高。“出行领域消费理念如果能实现从买到租的飞跃,就可以降低保有量,提高服务量,最终实现‘不求所有、但求所用’。预计在这一领域未来十年会出现指数级增长。”
  对此,复旦大学经济学院经济学系副教授高帆认为,共享经济的健康发展,需要政府参与配合。例如,在城市公共自行车发展中,政府可从城市规划等角度出发,增加并规范共享单车的停放范围;企业围绕车辆运行的信用信息采集和后续处理,也需要与政府部门等合作并实现信息共享。
  共享经济作为新生事物,难免带来治理难题。上海市政协人口资源环境建设委员会主任孙建平认为,共享经济模式给传统观念和传统管理模式带来了很大的挑战。作为政府部门,需对其抱有适度宽容,认真思考其可行性,评估其风险。政府治理最终的落脚点,是在鼓励创新的同时要求依法合规。           据新华社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网友为此稿件打分的平均分是: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