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化改革、内涵发展、突破农村
高青县办人民满意的教育
2016年09月23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本报记者 陈伟 
通讯员  李勇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近年来,高青县不断加大教育投入,深化教育改革,教育教学质量大幅提高,全县教育工作驶入改革发展的“快车道”。

  对外:采取借智,借势,借力举措,实现教育跨越式发展。

  聘请教育专家、名校长团队。特聘全国知名教育专家王敏勤教授担任县政府教育顾问,组建教育指导团队,定期指导高青县教育工作。2015年,王教授带领专家团队,深入学校查找问题,为教育会诊,为高青教育事业发展出谋划策,确定了十三五发展“深化改革、内涵发展、突破农村”的十二字方针。为高青顺利通过国家义务教育基本均衡县的验收做出了贡献。
  引进全市的优秀管理教师团队。积极争取市政府和市教育局支持,引进了全市的优秀管理教师团队,对高青一中实施“托管式”帮扶,目的是通过“鲶鱼效应”激活高青一中内部活力,提高教育质量。通过两年的管理运营,老师、家长、学生反响良好。今年高考,高青县一批本科上线431人,比2015年增加78人,增幅达22.10%。一本上线率、万人比、上线增幅三项指标均稳居全市前三名。另值得关注的是,高青籍外流择校学生开始返回高青就读,学生外流现象逐步得到解决。再是由全市的六所先进学校与高青实验小学等6所义务教育段学校实施结对帮扶,都研究制定了帮扶合作方案,加强学习交流,提升教育理念,并有序开展了工作,反响良好。
  引进高层次教育资源。一是引进了北京开心树教育发展公司投资3000万元在高青县建设民办高中一处(高青县鲁才高级中学),2015、2016年招生570人。高中段教育形成公办与民办相互补充、相互融合的良好办学格局。二是高青县与山东师范大学签署合作办学协议,合作建设集初中、小学、幼儿园一体的山东师大高青实验学校。学校建成后,山师大基础教育集团将选派校长及管理人员和30%的骨干教师到校任职任教,依托山师大教育品牌,积极打造省市一流学校。三是投资8000万元的高青太公中学、投资3000万元的北京大学附属幼儿园高青园建设和投资3000万元的金色摇篮幼儿园建设,正在顺利推进。

  对内:实施整合、帮扶、激励措施,实现教育优质均衡发展。

  推动县域优质教育资源“集团化”发展。“县内名校”托管“薄弱学校”,用这种方式来提升农村学校的办学水平。
  选拔县属学校优秀干部到农村小学任校长。为进一步加强全县校长队伍建设,促进教育干部合理流动和教育资源的优化配置,提高农村学校管理和教育教学水平,从县属学校中层干部中公开选拔了7名优秀同志任农村学校校长,以推动全县教育事业优质、均衡发展。
  深化教育管理体制和教育教学改革,激发教育内部活力。从推进中小学教师“县管校聘”管理改革、分步实施中小学校长职级制改革、财政每年拿出300多万元,在按照国家标准核定职称岗位的基础上增设“弹性”岗位、制定实施“十三五教师培训计划”、制定《利用信息技术推动“绿色作业”项目实施方案》,切实减轻学生过重课业负担,提高教学效益、健全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制度等方面入手,大力激活教育内部活力。
  通过县委、县政府正确领导,巨大投入,实施一系列改革创新举措,通过全县人民群众的支持和广大教职员工的努力,高青县教育事业取得了瞩目的成就。教育管理水平和教育质量不断提高。校舍安全工程全面完成;全县中小学图书、仪器、计算机等教学设备,全部达到省定基本办学条件标准;高青县所有幼儿园全部达到市级以上办园水平,其中70%达到省定办园标准;农村中小学运动场地全部进行了提升改造;初中学生全部进县城就读;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创建工作顺利通过国家验收。自2012年始,高青县高考一批本科上线人数已实现“五连增”。教育热点、难点问题得到有效解决,教育发展环境得到显著优化,人民满意度得到全面提升。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网友为此稿件打分的平均分是: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