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改3周年,财富管理走出“青岛模式”
人人理财,有财可理,普惠金融下的跨越式金融发展
2016年11月11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本报记者 姜宁

  山东省金融改革22条颁布已过去了3年。而作为金改中的招牌项目,青岛财富管理综合改革试验区,也终于迎来了属于自己的辉煌。
  这时候,距离郭树清“青岛画圈”正好两年半的时间。
  那是2013年5月,还是代省长的郭树清在一次活动中透露,山东正着力打造青岛财富管理试验区,并加快发展多层次资本市场,打造区域性金融中心。这不到半日的讲话,宾主双方均没有过分解读,不过,这一项目已得到央行副行长潘功胜和时任招行行长马蔚华鼎力相助的传闻,在山东金融圈内迅速传开。
  8个月后,一个融合200多家金融机构、存贷款突破万亿元的财富管理综合改革试验区项目在海滨青岛拔地生长。
  普惠金融下的青岛财富模式
  近日,家住莱西市河头店镇的孙爱英来到位于镇西头农行金融便利店中,购买新一期发售的理财产品。“从今年年初开始,我们就尝试着变存款为理财,买了几次觉得还不错,这不就彻底迷上了这既安全又赚钱的投资方式。”孙大娘笑得合不拢嘴,以十万元为例,理财比存款一年能多出2000多块钱的收益,这笔钱在农村家庭中已够全年的肉食开销。
  买完了理财,孙爱英又顺便拿了几张基金、保险产品的宣传单页,这些原本在城市中才有市场的“高大尚”理财投资品类,随着青岛财富管理中心的建设发展,已经深入农村,扎根民心。 
  2014年2月10日,青岛财富管理综合改革试验区正式批复,山东省省长郭树清将其定义为普惠金融,也就是一种“人人理财,有财可理”的模式,在这种金融改革大背景下的财富管理先行先试区域内,“财富图大计,金融惠民生”成为了郭树清对于区域金融中心青岛的设立初衷。两年半过去了,青岛财富管理综合改革试验区也迎来了属于自己的辉煌:金融机构总数达到229家;新增存贷款分别过千亿;保费收入增速在计划单列市中位列第一;直接融资额超过700亿元,创历史最高水平。另外在今年4月,青岛首次被纳入全球金融中心排名,位列79位。
  而在普惠金融方面,更是有着潜移默化的革新。县域基层土地上迎来了社区支行、金融便利店,市民投资由单一存款向资产配置多样化发展,金融投资品、衍生品花样繁多,外资银行接踵而至又为市民提供了海外投资等新选择。
  改革全方位,金融业跨越大发展
  “通过加快金融改革创新,不断加强财富管理组织体系、市场体系、业务体系、环境体系、监管体系建设,推动财富管理与相关产业协同发展,探索形成财富管理发展的新模式和新途径,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财富管理体系,力争将青岛市建设成为面向国际的财富管理中心城市。”3年来,青岛市聚焦设立财富管理中心时的奋斗目标,在创建国家级财富管理金融综合改革试验区方面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形成了财富管理改革创新的“青岛模式”。
  据青岛市金融办主要负责人介绍,关于“青岛模式”,青岛做到了多个第一:国内第一家外商独资互联网保险公司、第一家外商独资财富管理公司、第一家产融结合消费金融公司、第三只人民币国际投贷基金以及国内大型金融机构财富管理子公司、私人银行等一批新型财富管理机构纷纷落户,示范作用明显。“青岛财富管理综合改革试验区带动作用明显,在金家岭金融新区设立后,大量新金融业态企业入驻,为青岛金融业发展增添了活力。”青岛市金融办白光昭说。
  两年多以来,青岛大力推进财富管理领域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从机构、市场、人才建设等方面入手,全面提升财富管理供给效能。
  通过努力,青岛市财富管理中心城市建设取得了显著成就,带动青岛金融业“十二五”期间实现了倍增式跨越发展。截至“十二五”末,青岛金融机构和法人金融机构数量分别是“十一五”末的1.5倍和2.2倍;金融业增加值是“十一五”末的2.5倍,占GDP比重提高了2.2个百分点;存款余额、贷款余额、保费收入、证券交易额和上市企业数量分别是“十一五”末的1.8倍、1.9倍、1.6倍、5.5倍和2倍。此外,全市银行不良额、不良率连续下降,成为全国同类城市中唯一连续5个季度实现不良“双降”的城市。
  财富管理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
  “财富图大计,金融惠民生”,虽然树立起了普惠金融这杆大旗,但青岛财富管理综合改革试验区仍然是要借助金融业的力量来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在此,青岛立足实体经济谋划创新,加大政策创新的定向支持力度,通过跨国集团人民币集中运营管理、跨国公司外汇资金集中运营管理等各类财富管理创新政策的实施,直接为青岛带来融资近380亿元,增加未来融资能力480亿元,为企业节约费用超过25亿元。
  银行是提供“金融活水”的生力军。在年初的青岛“两会”上,农行青岛分行行长杨国月介绍说,该行各项贷款余额已达1013亿元。“比如在支持青岛市产业转型升级方面,自2016年以来,我们为电子、食品、轨道交通、石化等产业链龙头企业新增贷款超过50亿元;参与青钢、海晶等老企业搬迁项目贷款;为新能源、资源循环利用、水利、轨道交通、生态修复等绿色行业重点客户、重点项目新增贷款22亿元。”杨国月说。
  统计数据显示,截至上半年,青岛市辖区内企业直接融资额超过700亿元,创历史最高水平。对此,白光昭表示,金融服务实体经济,才能真正发挥应有的效力。根据“十三五”规划,青岛市将充分利用政策性贷款、保险资金、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等融资途径,扩大金融供给,继续提升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水平,展现出一座金融新星城市的勃勃生机。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网友为此稿件打分的平均分是: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