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待用智能交通缓解 济南拥堵
王文涛交流会上不回避出行难,自称为开会不迟到看导航躲堵车路段
2016年11月11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智能制造大会上展出的各类机器人。    本报记者 修从涛 摄
     11月10日,2016中国智能制造大会暨中德中小企业合作交流会在济南召开。开幕现场,山东省委常委、济南市委书记王文涛致辞,他以堵车为例,期待济南能够率先实现智能交通,缓解当下的交通顽疾。他说,为了按时到达会场避免堵车,他甚至在大会前一晚就开始规划路线,出门时也要看导航,规避堵车路段。

  本报记者 修从涛 张榕博

  在大会致辞中,王文涛从一个普通人的角度说了自己对人工智能、智能制造的感受,对济南交通拥堵导致的出行难题并不讳言。“今天上午我来到这里,考虑到济南跟全国各大城市一样交通拥堵,我是做了功课的。特别是来这里我必须路过一个隧道,这个隧道正在修,所以昨天晚上我就在看,走怎样的线路能够保证今天上午不迟到,今天在路上也不断地看地图的信息、导航的信息,看哪个地方是红的、哪个地方是绿的,也不断在变化。”
  王文涛对与会的中德两国专家表示,他很期待济南的智能交通尽快实施。“去年,我记得李院士讲无人驾驶能够尽快实施,智能交通和无人驾驶技术会越来越成为一种现实,也可能使我们的城市交通在智能化管理下得到缓解。”
  王文涛还讲了自己生活当中的一个小故事,用来理解智能制造。“我家里有一个旧的钟,它已经很旧了,遗失了一把钥匙,我到处配不到。我在山东找到一家小店,这个师傅非常了不起,我称他为工匠,他就是完全手工地做了一把钥匙交给我。他交给我的时候跟我说,这是一把全世界独一无二的钥匙。我想昨天我跟这些专家在聊的时候,智能制造的个性化、定制化和柔性化,它就像过去的人工制造、纯手工制作一样,未来也是一个趋势。”
  此外,王文涛还谈到了济南对接德国工业4.0的愿景。他说,两个月以前在德国访问的时候,一家工厂造出能飞的智能飞鸟,非常漂亮,这家工厂就是在会场当中展示的智能飞鸟的生产者。“这是一个德国企业,叫费斯托,我看到它智能的流水线,已经有智能制造的开始了,在一个流水线上可以依据客户不同需要生产产品,我记得大概有上千种,可以在同一条生产线上个性化和智能化,并且柔性化地生产。其实,智能制造离我们的生活越来越近,我们也越来越感受到人工智能、智能制造不仅在生产领域应用,也日益进入我们的生活领域。”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网友为此稿件打分的平均分是: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