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门诊量30余万人次,手术8000余台次
济阳县人民医院传承历史使命,续写未来辉煌
2016年11月11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济阳县人民医院全景。
     1949年10月,济阳县人民政府拨高粱5000公斤作开办费创建了济阳县卫生院,60多年来医院科室设置逐渐完善,医疗规模逐渐扩展,医疗技术水平稳步提升,2009年济南市卫生局批复同意济阳县人民医院加挂“济南市第七人民医院”。同年,济阳县人民医院济北新院启用;2013年11月,济北新院扩建工程内科病房楼及附属设施正式投入使用,医院分为新院区和老院区,占地14万平方米,建筑面积7.8万平方米,83个科室,27个病区,开放床位917张,在职职工1078人,设有83个科室,27个病区,32个专业学科,2个重点专科,年门诊量30余万人次,手术8000余台次。

  本报记者 杨擎
通讯员 杜秀香

购置万元以上
仪器设备486台件

  众所周知,高品质的医疗设施是医疗质量的重要保证。为适应市民不断增长的医疗保健需求,医院建设了高标准层流净化手术室、ICU、CCU血透室、介入室等科室,配置中心吸引、中心供氧和中央物流传输,数字化信息管理系统。购置了直线加速器、1.5T超导磁共振等万元以上仪器设备486台件。
  同时,医院高压氧舱和氧吧于2013年11月中旬投入使用。静配中心于2013年12月开始,本着先行试点、逐渐铺开的原则,目前顺利在普外二科等4个科室运行,并于2015年顺利通过济南市卫计委验收并完成执业注册。
  2013年医院开始分期分批安排科室护士长赴浙江邵逸夫医院进修;从临床科室以及检验等医技科室选拔骨干力量进修培训,引进新技术、新项目,提升技术水平和管理能力。
  “医院实施‘引进专家’战略,借外力增内力,与上级医院建立合作联系,每个科室聘请1—2名定期来诊专家和1—2名急需来诊专家,定期来院坐诊、查房、手术及进行业务讲座。”相关负责人说。
  通过技术帮扶与合作,引进新理念,开展新技术、新项目,解决疑难问题,也为患者提供高水平的省级医疗服务。
双侧髋关节、
膝关节置换术
年手术500余例

  医院不断加强二级学科建设,建立了32个专业学科。重点专科为心内科和骨外科。2014年冠脉介入术通过了省卫计委心血管介入诊疗技术专项检查,确立了医院心血管介入技术的优势地位;双侧髋关节、膝关节置换术日趋成熟,为多位90多岁老人成功手术,目前年手术500余例。
  同时,微创技术迅速发展,微创前列腺电切术、超声乳化微创治疗白内障已经形成规模;胸腔镜、腹腔镜、关节镜、椎间孔镜等微创手术相继成功开展,首例胸腔镜下纵膈肿瘤切除,实现了医院胸外科专业在微创领域的突破,填补了济阳县及周边地区胸腔镜手术的空白。
  “综合外科为一男性青年患者成功切除重约25公斤的重度积水左肾,一次性切除如此巨大的积水肾脏,在国内实属罕见,尚属首例。”该负责人说,神经外科成功开展了斜坡区肿瘤和小脑幕孔脑膜瘤手术,打破了被神经外科医生视为禁区的标杆性手术。
  “影像科与山东省医学影像学研究所建立技术合作,开展了64排CT引导下经皮穿刺活检术、囊肿抽吸硬化术,独立完成多例碘125粒子植入术和子宫动脉栓塞术。”该负责人说,检验科认真做好室内质控和室间质评,被评为山东省临床实验室质量管理先进单位。
  近两年,医院完成具有国际或国内领先水平的科研成果12项,获国家发明专利16项,申报济南市科技局科技明星计划2项,联合申报的《卵巢内异症囊肿患者术后妊娠结局的前瞻性研究》科研课题获得省教育厅科研立项。
引进分诊排队系统
提高工作效率

  分诊排队系统是以电子病历为核心的医嘱系统和查房系统,PACS系统、his系统、心电传输系统、手术室电子显示系统、OA办公系统,节约了医疗资源,提高了工作效率。
  2013年,医院顺利通过二甲医院复审,成为全市第一家通过复审的县区级医院。县医院探索医养新模式,利用老院闲置楼房,与社会机构合作,建立了全县第一所规范的养老机构。利用技术优势,为入住老人建立健康档案,制作电子病历文档,进行健康指导,帮助老人防病治病,改善生存质量,提高健康理念。
  2014年,医院引进无线移动查房、移动护理系统。移动查房可以方便快捷地调取化验报告、检查影像等病人资料,利用移动终端完成医嘱下达、检查单申请等诊疗决策;移动护理则通过为每一位患者佩戴唯一的条码腕带,使患者在接受各种医疗服务时实现准确高效的身份确认;床旁信息系统的及时录入避免了反复转抄带来的差错。实时采集病人医嘱信息,明确医嘱执行情况,真正做到了护理质量的实时监控。
  同时,为加强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县医院全面提高医疗质量,改善服务态度,医院领导班子分别带领各职能科室负责人到各临床科室参加科周会以及病人陪人代表座谈会,发放满意度调查表,征求病人及陪人代表对医院的意见和建议。
  “通过进行住院病人满意度测评、设立意见箱、公开监督电话等形式,广泛征求社会各界的意见和建议,完善了病人回访制度。”该负责人说,注重医患沟通和健康教育,减轻了病人的思想负担、精神压力,促进了病人早日康复。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网友为此稿件打分的平均分是: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