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人为本,让每一位学生成才
——探寻王圈小学管理、教学之路
2016年11月11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王圈小学文艺汇演。 付延红 供图
     众所周知,王圈小学是2008年学校布局调整改制而建立的一所农村寄宿制小学,8年来,学校用责任和爱引领学生健康发展,探寻出一条有特色的管理和教学之路,教学质量和办学效益得到稳步的提高。
  本报通讯员 付延红

学校管理科学化
努力创设和谐校园

  近年来,王圈小学抓住校舍安全工程、学校标准化工程、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等机遇,努力加快学校发展,积极完善学校的内部教育教学设施,进一步提升学校育人环境。如今的校园面貌已焕然一新,教育教学设备、学生生活设施一应俱全,并形成春有草,夏有花,秋有果,冬有色的生态育人环境。
  培养“文明的王圈人、高尚的中国人、创新的现代人、发展的未来人”是王圈小学不变的育人理念。学校用“团结务实、创新争先”的校风来激励全校师生,按新时期人才要求标准做人,用“刻苦钻研、合作交流、全面发展”的学风要求学生勤奋学习,全面发展,争做符合未来社会要求的一代新人。
  为提高教学质量,王圈小学从实施素质教育角度出发,做好校园、教师、学生、教育教学、后勤服务、资料建设等六项常规管理工作。努力做到工作有长打算,有短安排,每项工作有专人负责,责任到人,并定期检查、考核,将工作目标落到实处。 
  一所学校的文化命脉是其生命力所在,其核心是思想和精神、理想和追求。王圈小学根据经济状况,逐步让学校的每一面墙都饱含育人元素、发挥春雨润物的启迪陶冶功能,开发每一寸教育空间,去孕育积淀学校的核心精神,传承国学精粹,弘扬中华文化。
深化教研活动
提高教学质量

  近年来,王圈小学以课堂为主阵地,创新课堂教学,深入推进有效教学,为了全面提高教学质量,提升教师素养,实现教育教学质量巩固提高为突破口。
  强化学校管理制度建设,提高学校管理水平,该校结合实际完善了学校常规管理制度,建立岗位责任制和民主科学的管理机制,继续落实学校管理工作目标责任制和量化目标考核,为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提供保障。
  为加强教学常规管理,保证教学工作规范运行,王圈小学按照国家课程计划,完善课程管理,开全课程,开足课时,尤其是认真开设综合学科和综合实践以及地方课程。
  同时,学校加强对课程计划的检查监督,切实抓好学生的书写,要求正确、工整、规范。作业做到全收全改,勤批细改,统一格式。特别对后进学生建立档案,加强辅导,缩小了后进面。每位教师按要求上一堂满意的公开课,写出来一篇较高水平的论文。教师对自己的教学及时反思,总结经验,教学水平不断提高。
  王圈小学要求教研组把“提高教学质量”作为学科教研活动主题,并开展了活动。活动以存在的问题以及业务学习为主,创造性地开展工作,使教研活动真正成为广大教师学习业务、探究教学、相互交流、提高能力的主阵地。
举办系列活动
培养阳光少年

  王圈小学一直遵循“以生为本、育德润心”的教育理念,把爱作为出发点,把尊重学生放到首位,把规范教育作为基础,把个性发展作为方向,把激励学生作为主要手段,指导学生“主动体验、自主尝试、合作探究”,使“爱生、尊生、励生”成为本校最主要的教育方式。
  少先队活动是少先队的生命线,活动是队员素质提高、良好品德的塑造和培养最佳平台。本学年中,该校少先队开展了“9月——习惯养成月、10月——爱国教育月、11月——科技创新月、12月——唱响红歌月、次年元月——才艺展示月”系列活动。
  在9月习惯养成月中,学校开展一系列诸如举止文明的习惯、诚实守信的习惯、懂得感恩的习惯及遵守秩序的习惯等行为习惯养成教育活动,以此优化育人情境,提升学生文明形象。
  进一步加强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建设,学校在10月爱国教育月中举办了以“向国旗敬礼”网上签名寄语、“红领巾相约中国梦——听党的话,做好少年”主题教育实践等活动。
  王圈小学计划在11月科技创新月中开展“科技小制作、小发明”作品征集评比活动,充分展示学生的个人才艺和少年风采,给学生搭建一个展示自我、张扬个性的平台,培养一批阳光、自信的少先队队员。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网友为此稿件打分的平均分是: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