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入推进“四个打造”提升镇域经济实力
太平镇镇域发展迈出新步伐
2016年11月11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东侯市村广场一隅。
  济乐高速济阳(西)出入口太平镇后石村附近。
  庚辰铸造项目签约仪式。
     近年来,太平镇认真贯彻落实县委、县政府系列工作部署和要求,紧紧围绕打造北跨产业发展区“新板块”、打造太平宝品牌“升级版”、打造美丽乡村建设“先行区”、打造党建工作“大高地”的目标定位,在发扬成绩中务实奋进,在应对挑战中克难前行,在抢抓机遇中奋发有为,经济社会继续保持稳中有进的发展势头,在向全县镇域发展第一方阵进军的征程中迈出了坚实步伐。

  文/片 本报通讯员 王学芹

  一是坚持打造北跨产业发展区“新板块”,集聚了镇域发展新动能。抢抓济乐、济东两条高速建设的机遇,在高速路出口片区,谋划建设了济阳(太平)机械装备产业园,着力打造北跨产业发展区“新板块”。随着济乐高速的建成通车,县城西扩主动脉的打通,济阳(太平)机械装备产业园的区位优势更加明显。目前,产业园起步区签约落户的6个投资过亿元项目中,德辰机器项目已投产;和建机械项目开始试生产;科瑞特桶业项目已完成办公楼和厂房主体;立昱机械、俊峰纸业项目已开始试生产;华龙金属项目正在做开工前的有关准备工作。尤为可喜的是,今年6月份,投资10亿元的济南庚辰铸造搬迁改造项目签约落户济阳(太平)机械装备产业园。项目建成投产后,必将极大地壮大济阳(太平)机械装备产业园规模,提升镇域工业综合实力。这几年,该镇抓工业的氛围日益浓厚,工业发展的成效逐步显现,镇域发展的新动能正在逐步集聚。
  二是坚持打造太平宝品牌“升级版”,形成了增值增收的新特色。首先,注重借势借力。省农科院试验基地项目于2012年底落户太平以来,该镇积极搞好跟踪服务。目前,项目正在按照计划稳步推进,提升了“太平宝”品牌的知名度。其次,注重深入推进农业结构调整。每年春季召开奖励大会,对上年度农业结构调整先进典型进行奖励,调动了各村进行农业结构调整的积极性。新建路桥、茅家、付家等近20处大棚片区,新增大棚面积近5000亩。全镇农业结构调整呈现出片区规模扩大、棚体结构多样、投资主体多元、全部实现套种、种植品种增加的可喜局面,“太平宝”品牌价值进一步提升。第三,注重瓜菜产业与乡村旅游业融合发展。按照“一片果园就是一个景区,把瓜菜基地当成景点来建”的思路,以鲁家村骇河龙果园为依托,打造徒骇河沿岸乡村旅游景区,初步培育形成太平农业旅游新名片。
  三是坚持打造美丽乡村建设“先行区”,释放了人居环境新红利。一是脱贫攻坚“补短板”。充分发挥扶贫单位和驻村“第一书记”作用,确立了产业拉动、项目推动、示范带动、上下联动的“四动”扶贫开发总体思路,抓细抓好各个环节的工作,脱贫攻坚取得初步成效。2014年、2015年全镇611户2199人实现脱贫。二是新农村综合体建设趟出了路子。建成了羊栏口新型农村社区,实行社区建设与民营园区发展联动,新农村综合体已具雏形。三是美丽乡村建设在全县走在前列。结合“乡村连片治理”、乡村旅游、农村公共设施维护等项目的实施,加快市、县、镇三级美丽乡村示范村建设步伐,策划建成了全县首条5公里的美丽乡村精品示范线路。四是环卫一体化工作步入新常态。加大环卫一体化工作力度,农村环卫保洁工作步入新常态,爱清洁、讲卫生已成为广大村民的良好习惯。五是民生关切回应到位。积极配合好济乐高速、济东高速、国道104拓宽改造等项目施工,改善群众生产生活条件;实施“校安工程”,全镇教育教学环境进一步提升;坚持不懈地做好辖区重大问题和矛盾纠纷的排查处理,有效维护了社会稳定。特别是在今年6月13日全镇暴风雨灾害后,太平镇积极应对,及时统计调查灾情并对重点受灾户进行救助,激励受灾群众尽快恢复了生产。
  四是坚持打造党建工作“大高地”,凝聚了服务发展正能量。全面落实党委管党建、书记抓党建责任。扎实开展了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三严三实”专题教育、“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收到了党员干部受教育、群众得实惠的成效。全面落实党委主体责任和纪委监督责任,严格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坚决反对“四风”,广大党员干部作风明显转变。坚持每年在村级党组织中开展“惠民利民实事”服务承诺制,营造了为民服务办实事的浓厚氛围。鼓励、支持和引导村级组织大力发展集体经济。以路桥、茅家等村为试点,积极探索“红色股份”试点,破解了集体经济收入“空壳村”的问题。新建、改建村级活动场所50余处,实现了村级活动场所全覆盖、功能多样化。
  明年及今后一个时期,太平镇将在县委、县政府正确领导下,紧紧围绕“四个打造”的目标定位,进一步坚定信心,勇于担当,务实有为,切实抓好各项目标任务的推进落实,提升镇域经济综合实力。
  一是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太平镇有省级建档立卡贫困村19个,目前尚有未脱贫贫困户1561户、未脱贫人口3497人,脱贫攻坚任务十分艰巨。该镇在充分对接上级政策、了解贫困村、贫困人口需求的基础上,详细制订扶贫开发工作方案,并精心组织实施。同时,借助上级帮扶政策和项目,不断完善贫困村道路硬化、自来水改造、排水沟建设、村庄绿化亮化、幸福院及文体广场等基础设施建设。今年安排的17个产业扶贫项目已完成招投标,正在组织实施。今年确保完成1181户2736人的脱贫任务和9个村脱贫摘帽。明年完成380户761人的脱贫任务和其余10个村脱贫摘帽。
  二是全力打造县城西进“桥头堡”。优越的交通条件使太平成为全县发展整体布局中更重要的一枚棋子。该镇将按照“近期建园、远期建城,高点定位、突出精品”的思路,打造县城西进的“桥头堡”。不断完善工业园基础设施配套。在目前实现起步区内道路硬化、亮化的基础上,争取尽快实现“七通一平”。抓好建成项目的投产达效和在建项目的推进,特别是全力以赴为庚辰项目的开工建设搞好跟踪服务,争取年底前具备开工条件。抓好招商选资。坚持“走出去,请进来”,千方百计引进大项目、好项目,不断谋求工业发展的新突破。
  三是不断厚植农业发展新优势。厚植院镇合作优势,集聚农业发展新动能。积极做好省农科院试验基地建设的协调服务工作,进一步强化全镇上下“是项目建设配合者,更是项目最大受益者”的思想,坚持优势自信,加强院镇合作,不断聚集优质科技资源,为农业标准化种植、产业技术创新、品种改良、品牌基地建设,提供强力的科技支撑和发展动能。厚植改革创新优势,增强农业发展新活力。积极培育农民专业合作社、专业大户、家庭农场等新型经营主体,使其成为推进农业转型升级的生力军、主力军。厚植产业融合优势,培育壮大农村新业态。选择鲁家、路桥等村试点,不断创新农业产业化经营,发展生态保护、休闲养生、旅游度假等新产业、新业态,推动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四是推进镇村建设换新貌。牢牢抓住系列民生项目这些重要载体。积极配合好济东高速、国道104拓宽改造、土地整理等工程项目的实施,精心组织好农厕改造工作,改善村容镇貌,让群众享实惠。牢牢抓住环卫一体化这项重中之重。在坚持不懈常年抓的基础上,突出重要时间节点,确保环卫问题不反弹、农村保洁常态化。牢牢抓住发展村集体经济这个根本举措。鼓励更多的村用好政策、发挥优势、盘活资源、增加收入,尽快实现村村“有钱办事”。
  五是夯实基层基础强保障。进一步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和镇村干部队伍建设,不断增强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突出抓好作风建设,扎实开展“勇于担当、务实有为”主题实践活动,结合“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换届纪律教育等,积极引导镇村干部敢担当勇作为,强效能优服务,为加快发展提供坚强保证。
  当前,太平人民正意气风发抢抓新机遇,众志成城迎接新挑战。良好的精神状态和干事劲头,是做好一切工作的重要前提。全镇上下将坚定坚持“三个提升”:即提升发展标杆,敢与强的比、跟快的赛;提升工作标准,坚持以发展标兵的标准来要求自己,只为成功想办法,不为困难找借口;提升精神境界,用创新的理念谋划发展,用赶超的目标凝聚人心,不图一时之名、不贪一时之功,坚持一张蓝图绘到底,努力将宏伟蓝图变成美好现实!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网友为此稿件打分的平均分是: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