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十一”前记者探访淘宝村
小乡镇一年飞出3.4亿订单
2016年11月11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在刚刚过去的第四届中国淘宝村高峰论坛上,德州市宁津县张大庄镇入选“2015年中国淘宝镇”,成为德州市第一个淘宝镇;该镇刘庄村、清明寺村、双碓村3个村庄同时入选“2015年中国淘宝村”。眼下,“双十一”来临,这些淘宝村的发展如何?它们又是如何备战的?近日,记者探访淘宝村,探寻农村电子商务给它们带来的新变化。

  ◥宁津县张大庄镇的电子商务街。
    本报记者 马志勇 摄

□ 打磨声开始,“滴滴”声结束
  在外东奔西跑,不如在家淘宝”、“互联网+有志青年=不用本钱可开店,不出家门能挣钱”……走在宁津县张大庄镇的街头上,一幅幅标语无不彰显着电子商务给这个小乡镇带来的巨大变化。
  清明寺村是张大庄镇绝大多数淘宝村的一个缩影,这里的淘宝业态以销售实木家具为主。早晨9点一过,穿村而过的马路上便有集装箱卡车不停地进出,网商们开始忙着收发货物。马路两侧平均几米就有一家临街而立的灯箱广告,几乎每幢楼一层的大门都敞开着。白茬、美式、北欧、中式……几乎所有在淘宝网店中热卖的家具,在清明寺村都能找到实物。
  镇上的电商们的一天是从早上打磨家具的声音开始,到晚上以“滴滴”作响的客服声结束。
  11月10日上午7时许,28岁的李亚龙照例打开电脑,刷一刷早上顾客的留言,然后开始了一天“超级忙碌”的电商生活。下午2时过后,直至晚上7时至8时左右,是李亚龙最忙碌的“发货”时间。这个时间段,小镇上的面包车、卡车逐渐多了起来,一件件打磨好的餐桌椅圈地而坐依次排开,清点、包装、捆绑、装车、拉走……每每这个时候,几乎没有人说话聊天,一切走在紧张中进行着。
  李亚龙说,进入10月份以后,淘宝客服机械的“滴滴”声此起彼伏,“双十一”之前李亚龙的家具店铺仍有100多个订单需要发货,而“双十一”之后这个数据将更庞大。“目前要做的就是加班加点备货。2015年‘双十一’当天,创下单日销售额20万元的记录,今年‘双十一’预计将突破20万。”
□ 小乡镇一年飞出3.4亿订单
  张大庄镇就像一块海绵,自去年开始不断“吸收”商家,目前全镇有木材加工专业村20个,聚集着网店500余家。绝大部分的店主以销售餐桌椅为主,一名店主几乎同时经营7个以上的账号。淘宝从业者更是也以野蛮快速成长著称,到处流传着“坚持一年就能挖到人生的第一桶金”的成功案例。
  44岁的吕秀成是清明寺村较早进行家具实体销售的一批人。1998年开始,他由五金件转战实木家具,依托该县家具产业这一传统支柱产业,吕秀成很快打开市场。但随着南方企业近几年改变思路走电子商务销售,砍掉了吕秀成很大的市场份额。
  “尤其近两年网络销售对实体店销售冲击太大,以我公司为例,前年较去年销售额同期下降20%。”吕秀成说,2015年1月,他在镇政府的指导下,开始组建电子商务团队,目前共组建4个淘宝店,一个阿里巴巴店。并在政府的支持下,建立了摄影棚,目前一年网络销售额达200万元。
  “‘淘宝村’的特点就是家庭式电商,集群式发展。”张大庄镇党委副书记张书常介绍,淘宝村的这些特点,在张大庄镇的三个淘宝村都体现得淋漓尽致。村里的网店多是家庭式作业,刚起步的小店往往是夫妻店,规模扩大后就会兄弟姐妹一起干。经典的发展模式是“实体+网络”,其中,网络销售几乎同时开出几家网店,有人负责销售,有人负责发货,有人负责售后。
  数据显示,截至目前,全镇有木材加工专业村20个,加工企业及个体工商业户1500家,年销售收入50亿元。其中,仅网店交易额去年约3.4亿元,其中交易额超过2000万元的企业有一家,过1000万元的企业有5家。
  农村电商的发展潜力巨大,但在快速发展中,他们也普遍遭遇着成长的烦恼。
  张大庄镇党委副书记张书常坦言,很多创业者对于电商模式并不是十分了解,基本都是边学边做。为了发展全镇电子商务,他们曾组织家具企业、个体户赴滨州湾头村、顾家村等参观学习,也曾先后免费举办电子商务培训班、成立电子商务服务中心等,但仍旧无法满足电商实际需求。此外,物流、土地空间、专业培训等也成为困扰淘宝村进一步发展的难题。
  如何突破眼前的瓶颈,使电商真正成为促进百姓增收的有效途径,政府也给出了明确的发展目标和政策扶持。
  宁津县商务局相关负责人称,下一步将加大淘宝村的引导和帮扶力度,着力做好淘宝产业的发展规划,加快园区建设,引导网络店铺向实体店、实体企业发展,产生集聚效应。目前,已经制定了《宁津县电子商务发展扶持办法》,内容包括对企业和个人创业、创建平台、组织培训等方面给予必要的政策扶持。其中,对通过B2B、B2C等电子商务形式实现年销售收入,首次达到50万元且纳税额突破5万元、达到100万元且纳税额突破10万元、达到300万元且纳税额突破20万元的企业,分别一次性给予1万元、2万元、5万元的奖励。
  针对目前农村电商存在的人才和资金短缺等问题,德州将建立电子商务人才引进激励机制,引进一批电子商务人才和电子商务领军人物。组织开展电子商务职业教育和专业技术培训,市本级和各县(市、区)年组织各类培训均不少于20次,人数均不低于10000人。
□ 人才和物流   制约其发展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网友为此稿件打分的平均分是: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