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治出租车乱象要理顺利益分配
2016年11月11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11月7日下午1时许,在陵城区马颊河路东首市车辆管理所新址门前,一辆德州城区出租车停车捎客返回德州市区时被陵城区出租车拦下,随即发生砸车冲突。8日,德州市交通局运管处回应,德州出租车陵城捎客回德并非异地营运,并将此事定性为治安事件(详见本报11月9日C02版)。
  出租车被砸!究竟是多大仇多大怨!千言万语一句话,利字头上一把刀。暴力事件发生后,冲突双方各执一词,争论的焦点却没绕开“抢客”这个话题。一方辩称事发地属陵城地界,只能由当地出租车营运;一方认为德城区出租车从外地返回时,捎带客人并不违规。究竟孰是孰非,答案莫衷一是,有关部门将此定性为治安事件,而并非异地营运。虽然砸车风波暂时平息了,但不可忽视的是,这次的暴力事件并非个案,早在一个月前,两地出租车就因为营运争端发生过冲突。这难免让人心生疑惑,既然暴力冲突不是第一次了,也会不会不是最后一次?毕竟,双方争执的矛盾点尚且存在,暴力冲突的隐患尚未解决,谁也无法预知,当两地出租车日后再相遇,同样的地点相似的剧情下,大家伙是微微一笑,然后心平气和的礼让乘客,还是怒火中烧,挥拳相向。
  本是同行何必大动干戈,动因在于逐利的人心,也在于秩序的混乱。砸车事件之所以发生,从深层次分析是利益分配的问题,源于两地出租车群体的利益诉求长久未能理顺,营运区域划分不明确,行业监督管理不到位,的哥们便只好通过自己的方式来解决问题了。一言以蔽之,机制不规范,利益则理不顺;监管不到位,冲突就不会断。换言之,属于行业管理的病痛,就不能单纯下社会治安的药剂。在我看来,根治出租车营运乱象只有标本兼治,切不可以头痛医头脚痛医脚,而是要找到病根,切中肯綮,让的哥的姐们在规范有序的环境中良性竞争,方可药到病除。
  出租车是一个城市的窗口,可如今这个窗口却并非明亮如初,出租车拒载、拼客、不打表现象比比皆是,暴力砸车更是拉低了出租车行业的整体形象。不难想象,假若你当时坐在被砸车辆的副驾驶上,事后的心理阴影恐怕久久挥散不去。站在乘客的角度,每个人都希望坐出租车时平平安安;站在出租车司机的角度,我们也希望这个行业可以和谐有序,这需要社会各方共同发力,特别是在推进区域一体化上更进一步。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网友为此稿件打分的平均分是: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