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学科“注水”,高校与学生各取所需
2017年01月23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熊丙奇

  教育部、国务院学位委员会近日印发《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十三五”规划》。《规划》指出,要主动适应需求,动态调整优化研究生教育学科结构,对水平持续低下、长期脱离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人才培养过剩的学科进行预警,建立以职业需求为导向的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发展机制。
  根据2015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我国研究生招生64.51万人,在学研究生191.14万人。研究生招生规模、在学研究生规模分别是15年前的5倍多和6倍多——2000年,全国招收研究生12.85万人,在学研究生30.12万人。研究生教育一直被质疑充满泡沫。此次《规划》就在于挤掉研究生教育的水分,提高研究生教育的质量。而要落实《规划》,必须落实和扩大学校办学自主权,推进大学实行学术自治、教授治学。
  我国研究生教育快速发展,与高校把发展研究生教育视为学校上水平的重要指标有关(相关的指标有研究生比例、硕士点数、博士点数、博导数量等),为追求办学政绩,很多学校,包括刚升本的本科院校,即便不具备条件,也“包装”申请硕士点、博士点,导致这些硕士点的办学质量低下。要改变这种情况,就必须扭转高校的行政治校。
  此次《规划》提到,要“支持学位授予单位按照经济社会发展需求自主设置二级学科,以前沿问题或重大科学、重大工程问题为导向自主设置新兴、交叉学科。健全学科预警机制,对水平持续低下、长期脱离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人才培养过剩的学科进行预警”。这是政府部门推进研究生教育管理改革的两大方面,一是把办学自主权落实给高校;二是通过信息服务(预警)的方式,引导高校科学、合理设置学科和学位点。
  而高校如何用好自主权极为重要。高校在设置学科、专业时,不能由行政领导决定,而必须发挥教授委员会和学术委员会的作用。教授委员会和学术委员会,要结合社会需求、本校的办学定位、办学条件进行充分论证。比如,对于基础学科,培养学术性人才的研究生教育,在设立学科点时,不应该过分重视社会需求,也不能追求规模,而应该坚持学校办学定位和办学特色,以能力为导向培养人才;而对于应用学科,培养应用技术人才的研究生教育,设立学科点,就必须紧密结合社会需求,结合学校办学定位和条件论证设置学科点是否必要,能否办出高水平,以就业为导向进行人才培养。
  我国高校设置学科、专业,却没有坚持上述学术逻辑。学校定位模糊,学科设置趋于功利化。对于基础学科,有的学校认为社会需求不旺、就业不理想,而将对于社会发展极为重要的基础学科砍掉,这导致基础学科人才培养陷入困境;而对于培养应用技术人才的专业硕士教育,有的学校却按传统的学术硕士模式进行,在师资、课程、培养模式上和学术硕士培养没有什么差别,这造成研究生教育结构失衡,质量也跟不上社会的需求。此次规划明确提出,要“建立以职业需求为导向的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发展机制,加快完善专业学位体系,满足各行各业对高层次应用型人才的需求”,针对的就是目前专业硕士教育没有坚持就业导向,也缺乏培养特色的问题。
  我国研究生教育还存在的另一大问题是,有相当比例的受教育者,接受研究生教育,单纯是为了提高学历层次。进而,针对“学历需求”,有的高校就不重视研究生培养质量,而是只回报给学生一纸文凭。如果这种学历导向不变,研究生培养过剩的问题,就无法解决——从社会需求角度,研究生已经过剩,可是,从学历需求角度,报考研究生依旧火爆,今年报考研究生的人数就超过200万,虽然有把非全日制硕士纳入统一考试、招生的原因,但考研高烧不退是不争的事实。引导受教育者和学校从学历导向转向能力导向,这需要我国进一步推进人才评价体系改革,打破人才评价的唯学历论。(作者为21世纪教育研究院副院长)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网友为此稿件打分的平均分是: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