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中区学科首席教师、育秀小学刘文婷
上她的课,发现生活许多“美”
2017年09月21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刘文婷老师
     文/片 本报记者 尹明亮
 
  走在学校教学楼的走廊里,看着墙上挂着的学生们的国画、水粉画、扎染等美术作品,济南市育秀小学刘文婷老师享受着孩子们作品所呈现的丰富世界。从事美术教育18年来,她一直希望他们的美术课团队教出的是一群能自己发现美的孩子。
  “经历小学六年的美术熏陶,希望孩子们对美术能有个系统的学习和认知。”刘文婷说,她主导的“童画心语”美术系列课程已经探索了十年,也形成了一套比较完善的教学体系。“经过六年的学习,启迪孩子们发现美的眼睛、感受美的心灵,并能用老师传授的美术技法把心中的美呈现出来,这便是我们美术教育的目的。”
  在育秀小学,每个年级的美术教育都有不同层次的要求,使国家课程和校本课程完美结合。刘文婷说,去年秋天在四年级的美术课上,她们带着孩子走出教室,观察校园里的树叶,看校园里的夕阳西下,“用画笔画下自己看到的校园之美,每个孩子都能给你一个惊喜。”
  刘文婷说,老师们希望孩子们发现自然的美、家庭的美、社会的美,使美术与其他学科有效地整合。“去年,四年级一个小姑娘画了一个绘本故事,叫我的妈妈,就是用文字与图片相结合的形式创作的。这些都是源于生活的艺术再现。”刘文婷老师说,艺术本就是源于生活的,学生能从生活中观察美好的事物,画出源于生活的感受,比单纯地学习绘画技法更难得。“老师教技法,学生发现美、呈现美,这是我们美术课最常见的形式。”
  在学校的走廊里,几乎都是学生们的美术作品,盘点起来,刘文婷洋溢着满心的幸福。除了正常的美术课程,在育秀小学,8个美术老师一起给学生们开设了线描、水粉、国画、书法、彩色铅笔、扎染等一系列校本课程。而如今,墙上的作品就是这些课程所结出的果实。“这个团队一直在努力,让更多优秀的孩子在学校享受到更专业的培养,是大家共同的目标。”刘文婷老师说。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网友为此稿件打分的平均分是: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