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农”是生动的社会实践课
2017年10月31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有的同学等不及轮流使用的铁锹,手脚并用地在芋头大叶子下刨土;有的兴奋地坐在播种拖拉机上摸这摸那;有的推着满载稻穗的独轮小车高声欢唱;有的蹲在煮红薯的大锅旁煽风生火,被烟呛到咳嗽也不愿离开;有的端着一盆牛奶蹲在牛舍旁,充满爱心地喂食小牛……来自北京市初中学生“学农教育”实践活动现场的这组“镜头”经由媒体曝光,感动了许多人,人们一边憧憬着迷人的田园风光,一边重拾起中小学生社会实践的这一“古老”话题。
  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在北京这样的大城市,相当一部分中小学生堪称“四体不勤五谷不分”,对农业生产和农村生活一无所知。在这种背景下,北京市两年前推出初中学生“学农教育”实践活动——有计划地安排各校初中学生到学农基地接受为期一周的集体学农教育,让孩子们在亲近自然亲历稼穑的过程中,充分释放课业压力,真切了解“三农”品味人生。从这个角度来看,“一周的学习,影响学生一生”,人们对“学农教育”有着这样的期许与评价并不为过。
  作为中小学社会实践方式,这种“学农教育”具有显著的示范作用与象征意义。“学农教育”所针对的问题在其他城市同样存在,甚至可能更严重。客观上,北京市推行“学农教育”其实是一次对其他城市的率先垂范,其他城市完全可以参考甚至照搬北京市的做法,在本市范围内开展自己的“学农教育”实践活动。
  当然,相比于实践方式上的示范作用,“学农教育”的象征意义更值得引起足够重视。说到底,“学农教育”的根本诉求并不在“农”,而在于借“学农”开阔视野,涵养性情,提升综合素质。在这种意义上,“学农教育”其实只是众多拥有同样诉求的社会实践活动的一种——除了“学农”,需要“学”的还有很多很多。“学农教育”的开展及其带给人们的惊喜,更大程度上不过是再一次向深陷应试教育困境的人们宣告了这样一则常识——教育是全人的教育。在这个日新月异气象万千的时代,除了一如既往地紧跟学科知识更迭的步伐,我们的孩子更需及时补足综合素质方面的短板,我们的教育更需下足综合实践活动方面的功夫。
  对此,教育部门其实早有洞察。在2001年教育部印发的基础教育课程教育改革纲要中,“综合实践活动”已被拉进“课内”,“上升”为与学科课程并列的一门中小学必修课。随后,各地中小学也陆续开始了各种各样的尝试。但是,总体来看,尝试的结果并不理想,在很多地方、很多时候,“实践课”处于一种零散、随意、走过场的状态。
  可喜的是,针对这一现状,教育部日前印发《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指导纲要》,对包括课程内容、活动方式、规划主体、经费保障在内相关事项做出强有力的“顶层设计”,明确要求各地中小学从学生的真实生活和发展需要出发,从生活情境中发现问题、设立主题,引导学生通过考察探究、社会服务、设计制作、职业体验等多种方式开展实践活动,全力开好“实践活动”这门旨在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必修课。让我们期待这一理想目标如愿达成!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网友为此稿件打分的平均分是: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