扛起了担当,才映出“最美身影”
2018年09月10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本报评论员 沙元森

  当汹涌的洪水袭来,广大基层党员干部、公职人员和许许多多的普通群众冲在了第一线,每一个人都用舍己为人的行动诠释了“为人民”的担当,这些“最美身影”将继续鼓舞寿光人民在灾后重建中取得新的胜利。
  寿光灾区排涝工作已经完成。当地群众踩着还没干透的淤泥进入田间大棚,开始了灾后重建。脚上沾了泥巴,脸上满是汗水,忙忙碌碌的身影看上去可能有些疲惫,但正是这些坚强不屈的身影,在抗洪救灾中勾勒出了灾区最美的图画。
  台风导致强降水,洪灾来得很突然。在最危急的时刻,广大基层党员干部、公职人员和许许多多的普通群众冲在了第一线,他们临危不惧、奋不顾身,守护着灾区群众的安全,有人还献出了宝贵的生命。面对汹涌的洪水逆流而上,他们并非不知危险,而是自觉扛起了自己的责任和担当。
  灾情就是命令,面对突来的洪水,基层党组织首先是冲不垮的战斗堡垒,党员干部不能坐等、不能观望。为保住村子,上口镇广陵一村支部书记董文杰挖路引水先淹自己家的养鸡场。平时说起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有些人可能感触不深,但是看到这名党员在面临利益抉择时的先公后私,就能真正明白他的信仰是多么坚定。抢险救灾是政府部门的职责所在,洪水来临,作为公职人员更要履职尽责,真正“为人民服务”。在救援被困群众的路上,两位年轻的辅警魏泽坤和孙超献出了生命。“有困难,找警察”,为了践行这个承诺,命都搭上了,面对这样的公职人员,群众怎么能不打心底里佩服。洪水在考验着党员干部、公职人员,也在考验着群众。事实证明,寿光群众没有被洪水冲成散沙,他们守望互助,在乡村之间筑起了一道坚实的道德之基。紧急时刻,上口镇口子村村民李新江开着自家装满沙子的卡车顶住了闸板,保障了村民的安全,却没顾上自家的厂子。没有哪一条法律规章要求他必须这样做,也没有哪一个人强迫他必须这样做,只有内心的善良和做人的本分在召唤着他,驱使着他。
  经过暴雨和洪水的洗礼,我们可以看出,他们确实是最美的。他们不仅守卫了自己的乡亲,也守护了自己的精神家园。我们要给他们至高的荣誉,赞美“最美”的他们,也要从他们的事迹中汲取精神力量。无论是干部,还是普通党员,无论是公职人员,还是普通群众,这个“最美”群体的每一个人都用舍己为人的行动诠释了“为人民”的担当。洪水来临时先保群众生命安全,纵是毁掉自家财产也不犹豫,这就是以人为本;洪水挡路时先考虑群众能否救得出来,纵是牺牲自己的生命也不动摇,这就是以人民为中心。
  “国而忘家,公而忘私”,在新时代有了新的诠释。在抗洪抢险中凝聚而成的救灾精神,将成为寿光灾后重建的动力源泉。我们坚信,洪灾中映现的“最美身影”不会就此定格,还将继续鼓舞寿光人民在灾后重建中取得新的胜利。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网友为此稿件打分的平均分是: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