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全程录音应尊重用户选择权
2018年09月10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何勇

  8日,滴滴上线车内录音服务功能,使用滴滴快车等服务前必须先授权录音安全保护功能,才可以正常叫车。
  从法律角度说,滴滴专车上线全程录音服务功能,甚至安装监控摄像头,这都并无不妥。因为滴滴网约车不同于私家车,属于营运车辆,是公共交通工具,实质上是公共场所的一个延伸。从这个角度说,滴滴全程录音或者安装监控摄像头,实质上是对公共场所的监控,并不是对私密空间的监控。
  换句话说,只要滴滴不泄露全程录音的信息,切实保护好乘客、司机的个人隐私,滴滴全程录音服务功能就不该被指责。但是,滴滴网约车以及出租车又不同于一般的公共场所,他们在具备公共场所的性质的同时,还具有一定的私密性。这决定了对网约车、出租车等公共交通工具的监控,不能简单比照对广场、超市这类公共场所的监控,必须顾及网约车、出租车的私密性,考虑到广大乘客对个人隐私保护的需要。更何况,即便滴滴不泄露全程录音获取的用户隐私信息,但不排除滴滴内部存在有偷窥欲的员工,没事调取录音信息或偷听等特殊情况的发生。
  因此,笔者以为,在保障用户、司机安全的同时,滴滴全程录音也应尊重和保障用户的选择权,不宜直接剥夺用户的选择权。当乘客觉得乘车很安全,并不需要进行全程录音时,应当有权拒绝全程录音服务,而不是不选择全程录音服务功能就不能乘坐滴滴。而且,用户在乘坐滴滴网约车时,在什么时间段开通录音服务,应当由用户自己选择,可以选择全程录音,也可以选择在发生纠纷时适时进行录音,这在技术上都不是难事,不必非得全程录音。
  事实上滴滴作为互联网企业,最大的优势是互联网技术。在保障用户、乘客合法权益上,尤其是保护乘客、用户的人身安全上,除了学习出租车的全程录音监控等传统办法之外,更需要运用好互联网技术,要让互联网技术来为用户、司机保驾护航。比如,系统可以根据用户的出发点和目的地预设行车路线,并协同实时路况系统,在没有发生堵车等情况下,只要行车路线偏离预设路线,网约车系统平台就要进行预警,防范可能发生的意外事故,这就相当于用雷达监控飞机航班。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网友为此稿件打分的平均分是: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