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应约会见安倍,指出中日关系出现困难的是非曲直是清楚的
望日采取审慎的军事安全政策
2014年11月11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11月10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应约会见来华出席亚太经合组织领导人非正式会议的日本首相安倍晋三。    新华社发
     据新华社北京11月10日电 国家主席习近平10日在人民大会堂应约会见来华出席亚太经合组织领导人非正式会议的日本首相安倍晋三。
  习近平表示,中日互为近邻,两国关系稳定健康发展,符合两国人民根本利益,符合国际社会普遍期待。中国政府一贯重视对日关系,主张在中日四个政治文件基础上,本着以史为鉴、面向未来的精神,推动中日关系向前发展。
  习近平指出,这两年,中日关系出现严重困难的是非曲直是清楚的。双方已就处理和改善中日关系发表四点原则共识,希望日方切实按照共识精神妥善处理好有关问题。习近平强调,历史问题事关13亿多中国人民感情,关系到本地区和平、稳定、发展大局,日本只有信守中日双边政治文件和“村山谈话”等历届政府作出的承诺,才能同亚洲邻国发展面向未来的友好关系。
  习近平指出,构建稳定健康的中日关系,必须顺应时代进步潮流。希望日本继续走和平发展道路,采取审慎的军事安全政策,多做有利于增进同邻国互信的事,为维护地区和平稳定发挥建设性作用。
  安倍晋三表示,中国的和平发展对日本、对世界是重要机遇。日方愿意落实双方达成的四点原则共识,妥善处理有关问题,以此为新的起点,推进日中战略互惠关系改善和发展。日本决心继续走和平发展道路,本届日本政府将继续坚持以往历届日本政府在历史问题上的认识。日方支持中方成功举办亚太经合组织领导人非正式会议。
会晤有望将中日关系拉出低谷 专家:在最高层面确认三天前达成的四点原则共识
  国家主席习近平10日在人民大会堂应约会见来华出席亚太经合组织领导人非正式会议的日本首相安倍晋三。专家认为,这是中日在最高层面确认三天前达成的四点原则共识,是两国关系改善的重要一步。希望日方信守承诺,只有如此才能推动中日关系稳定健康发展。
会见体现了中方对日本国内民意的重视
  专家表示,这次会见进一步明确了两国关系发展的重要原则。中国社科院日本研究所副所长高洪表示,中日四个政治文件是处理好两国关系的根本原则。“这次会面使四个政治文件的重要意义再次在国家最高领导人层面予以确认。”
  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院院长曲星认为,这次会见是中日在最高层面确认三天前达成的四点原则共识。
  “这次的会晤有望将中日关系拉出低谷,朝着稳定改善的方向发展。”中国社科院日本研究所副所长杨伯江说。
  曲星表示,这次会见体现了中方对日本国内民意的重视,日本主流民意希望安倍这次在北京能够见到习近平主席。

中日矛盾不是一两次会见能解决的
  高洪表示,达成四点原则共识和习近平主席应约会见安倍对两国关系改善非常必要,是重要的外交步骤。同时,中方也不能忘记一些日本政治家出尔反尔的做法。
  中国社科院日本研究所副所长杨伯江认为,要对安倍的两面性有充分的估计,边走边看,对日方错误言行保持斗争和压力。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曲星认为,中日关系还有一些结构性的矛盾,不是一两次会见可以解决的。“我们也要有心理准备,不排除有反复”。中日的对话过程是逐步的,这次会面是“两国为改善关系相向而行的重要一步”。  据新华社
日需用切实行动 证明其诚意
  两国领导人以APEC北京会议为契机实现会晤,使近年出现严重困难的中日关系呈现缓和之势。中国领导人此次会见安倍,着眼于两国人民的根本利益和亚太地区和平、稳定、发展大局。
  当然,领导人会晤的实现,并不意味着中日关系就此雨过天晴。须知冰冻三尺易,融冰解冻难,何况中日关系的消极面长期存在,随时可能作怪,安倍政府信守承诺并落实共识的诚意也有待事实检验。因此,两国关系要想从脆弱到稳定,进而全面向好,需要长期艰苦的努力,尤其需要日本政府用切实行动,表明对这一来之不易的契机的珍惜。
  解铃还需系铃人。中日关系近年之所以出现严重困难,是非曲直有目共睹。不论领土问题还是历史问题,责任都在日方。尤其是历史问题,不容回避也无法回避。中国有句老话,树怕剥皮,人怕伤心。日本政府如果真心希望构建稳定健康的中日关系,就需要以史为鉴,信守承诺,不再做伤害中国人民感情的事情。唯有正视历史,才能面向未来。 据新华社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