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钱”挡住早产男婴生路
来自临沂的夫妇生下早产儿,保温箱里保命2个月还不到4斤
2014年11月11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本报11月10日讯(记者 许君丽) 李运亮和妻子王佃玲7年前从临沂来威海靠收废品,他们育有一女,本想生活好了再生一个孩子,可没想到小儿子早产3个月,患上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出生时只有2斤4两,两个月还不足4斤。为给孩子治病,夫妻俩花了七八万元,能借的人都借了,眼下男婴命悬一线,他们希望有好心人伸出援手,帮助渡过难关。
  10日上午,李运亮和妻子王佃玲来到环翠区塔中社区求助,工作人员听了他们的遭遇后联系本报,希望呼吁爱心人士伸出援手。
  当日上午,记者见到李运亮夫妻,还在坐月子的王佃玲眼睛红红的,一说到小儿子就掉眼泪。李运亮告诉记者,二人从临沂来威海打工已有7个年头,两人没什么技术,最后干起了收废品的生意,由于踏实肯干,生活慢慢好了起来。2012年,夫妻俩借钱在文峰三街买了一套二手房,总算在威海有了个家。
  来威海时李运亮夫妇育有一女,老人和他俩都希望能再添个孩子,今年本以为可以顺利迎接一个小生命,可没想到,预产期本该是12月16日的小儿子,9月16日就出生了,早产了3个月,出生时只有2斤4两。
  早产儿患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肺部发育不好,心脏还有一个小孔,在保温箱中养了将近两个月还不足4斤,医生多次下病危通知书,但从听到孩子出生时那一声啼哭开始,王佃玲就决定尽全力保住这个孩子。
  为保护孩子,李运亮夫妇四处借钱,加上这几年的积蓄,如今已花了近8万元。由于各种原因,两人的户口未落到威海,孩子的医保也没办好,医药费没法报销。
  李运亮说,这是他们一家最困难的时候,度过这个难关,相信一切都会好起来,希望有爱心人士能伸出援手,拉他们一把,这份大恩,他一定会报答。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