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婴传染致小伙得了肝硬化
定期接种疫苗,注意饮食饮水卫生有效预防肝炎
2015年07月29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滨医附院感染性疾病科副教授刘同刚正在向市民讲解肝炎知识。                本报记者 张牟幸子 摄
     7月28日是第五个“世界肝炎日”,今年国家卫生计生委将“世界肝炎日”主题确定为“抗击肝炎,预防先行”。每年约有一百万人死于与病毒性肝炎相关的疾病,其中最常见的是肝硬化和肝癌。
  本报记者 张牟幸子 本报通讯员 徐彬
  ◆23岁小伙得了肝硬化
  近日,一名23岁的小伙子因为消化道大出血来到滨医附院就诊,经过医生的详细检查,发现导致这名小伙子消化道出血的原因竟然是肝硬化,随后小伙子住进滨医附院感染性疾病科进行进一步的治疗。感染性疾病科副教授刘同刚通过对这名患者详细的问诊得知,这名患者的母亲有乙肝病史,而他得乙肝的原因就是母婴传染。
  刘同刚告诉记者,这名患者就是因为母婴传染患上了乙肝,只是一直没有发病,后来在早期发病时就有一些症状,但是他没有注意,也没有去医院做定期检测,导致越来越严重,“最后来医院一检查就已经是肝硬化了,必须住院接受进一步的治疗。”刘同刚还表示,母亲如果乙肝E抗原阳性,所生子女未注射乙肝疫苗,大都成为乙肝病毒携带者,所以我们要求在怀孕前就要做相关检查,如果有乙肝病史,在孕期就要做定期检测,根据医生指导做相关治疗,而且生产时要告知医生自己携带乙肝病毒,“新生儿出生后都要接种乙肝疫苗,而母亲有乙肝病史的新生儿还要接种乙肝免疫球蛋白,在6个月的时候要检查乙肝五项,3—6个月进行门诊随诊。”
◆提高肝炎预防意识
  与这名小伙子有着类似情况的一名中年患者,患上慢性乙型肝炎后,开始觉得并不严重不愿意治疗,导致肝炎反复发作,最终确诊为肝癌,必须住院接受治疗。据了解,大多数患有慢性乙肝或慢性丙肝的人没有意识到,他们一直是病毒的携带者,在不知不觉中会将病毒传染给他人,而很多人对于肝炎缺饭有效的预防意识,还存在很多预防误区。
  刘同刚介绍,其实肝炎并没有想象中那么可怕,大家要重视但不要恐惧,像乙肝病毒携带者如果不发病,是不需要治疗的,成人感染乙肝病毒,只有3%~6%发展为慢性乙肝病毒携带状态,甲肝是通过消化道传播,乙肝和丙肝则是通过母婴、性和输血传播,“肝炎临床常见症状包括,食欲减退、腹胀、厌油腻食物、恶心、呕吐、易疲倦,部分患者出现蜘蛛痣和肝掌,重型肝炎会出现腹水、少尿、出血倾向和意识障碍、昏迷等。”
  如何有效预防肝炎,刘同刚表示,一定要定期接种疫苗,平时注意饮食饮水卫生,“如果已经患有肝炎,就一定要定期来医院进行检测,根据医生指导治疗。”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网友为此稿件打分的平均分是: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