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年,我的奖品是雷锋日记本
2017年02月28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韩庆祥
  我珍藏着一本50多年前的不寻常的笔记本,说它不寻常,是因为商店里买不到,它是在学习雷锋活动中得到的奖品。
  深蓝色的精装封面上,印着毛主席“向雷锋同志学习”的题词,字体是烫金钢印字,落款是“济南市报刊发行站(员)评比委员会 1964年1月”。
  1963年的春天,我正上中专,毛主席“向雷锋同志学习”的题词传遍祖国大地。为了响应毛主席的号召,同学们不但集体学习雷锋事迹,还参加了学校安排的劳动,无论是下乡支农还是整顿校园卫生,大家都争先恐后抢着干,用实际行动学雷锋。学生会要求每个年级推荐两名报刊发行员,这是个吃力不讨好的活,以往谁都不愿干,我就主动担起来。刚开始投递,走到别的教室门口就憷头,不仅要到各班征订报刊,还要填收据、管现金,口袋里总有叮叮当当的钢镚子。课间,我一溜小跑去传达室接收报刊,顺便把同学们的来信捎上,按照班级和楼层去投送。为了做好这份工作,我把各班订阅名单抄在小本子上,很快就入门了。我认准了这个理,向雷锋学习就要真打实干,自己辛苦点不要紧,只要大家满意就是我最大的快乐。干发行员让我开阔了眼界,性格不再那么内向,为走向社会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雷锋生前处处做好事,我也学着做力所能及的事。有一次路过一处盥洗室,看到两个水龙头哗哗地淌水,拧几下不管用,就找来工具把水龙头卸开,加上皮圈解决了。班长听说了,还把这件小事登记在班级《学习雷锋簿》上。有一回上街,我捡到一个书包,里面有粮本、粮票及现金,我按粮本上的地址找到失主,转身要走,那家叔叔一眼看到我胸前的校徽,说起他亲戚的女儿和我同校,问我认识吗,我说她还是我班的干部呢。虽然没暴露我的名字,可这事还是在同学间传开了。闹得我不好意思,心里想,人家雷锋做好事不留名,我不合格。看,那时的学生就这样淳朴。
  到了年底,在全市学雷锋优秀报刊发行员颁奖大会上,我得到这个雷锋日记本。那个年代同学之间,一个日记本就是最好的礼物,这个奖品更弥足珍贵。我在第一页郑重写下了这样的话:“钢,要在烈火中锤炼;人,要在困难中成长;雷锋精神,将永远指引我前进!”这些豪言壮语是来自灵魂深处,和当今励志鸡汤是不可同日而语的。
  课外活动,我喜欢去学校图书室,《中国青年报》和《萌芽》杂志等报刊上的“思想的火花”、中国古代格言和世界名人语录都要抄入笔记。我还和几位同学创办班级壁报,取名《学习生活》,每月一期,张贴同学们写的诗歌散文。毕业前的最后一期,同学们的感情闸门一下子打开了,收到的稿子比平常多出一倍。大家一起动手,隗洪林画报头,栾继平写刊名,女同学田世珍、范淑华、丁源萍帮着剪贴花边,壁报两端写着:“坚决服从分配,鸿雁志在四方”,一派慷慨激昂、为祖国建功立业的壮志情怀。
  当年的同学,风华正茂,现在都是70多岁的老人了。时光磨平了不少记忆,但是,每当春风吹遍大地的时节,我一定会想起那个全民踊跃学习雷锋的情景。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网友为此稿件打分的平均分是: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