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宁创新实施“第一院长”制度,给基层医疗机构送管理智慧
患者信任,基层医院发展有后劲
2017年02月28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曲阜石门山中心医院第一院长张璇坐诊。
     今年,济宁市强化卫生强基内容,创新实施“第一院长”制度,除了派专家坐诊、送技术外,大医院还选派优秀人员到基层医院担任“第一院长”,把先进的管理理念输送到基层医院,让这些理念落地生根,全面提升基层的首诊综合服务能力。
  本报记者 李倩 康宇

医院变化
向大医院借“外脑”
乡镇卫生院初尝甜头

  上周五,汶上康驿卫生院刚举办了一场礼仪培训。“第一院长”上任后,医院员工的精气神发生了很大变化,这也让康驿乡镇卫生院院长郑本亮感触颇深。
  “基层的技术提升不是一两天能改变的,但通过学习大医院的标准,规范基层操作等环节,也能提升基层百姓的信赖感。”在郑本亮看来,大医院专家带来好技术的同时,基层医护的精神面貌也要跟上。
  济宁市第一人民医院推行的“第一院长”不仅包含了医疗服务下乡和技术帮扶,更立足于形成完整科学的管理体系,全方位提升基层医疗服务能力和水平。经过一段时间的运行,尝到甜头的基层医疗机构越来越多。
  经过4年多的努力,曲阜市石门山中心卫生院从原来的三县交界毫无区位优势的卫生院成为全国上榜的群众满意乡镇卫生院。这也让担任“第一院长”的市一院神经外科专家张璇非常欣慰。“刚上任时,我们决定探索实施临床路径,但如何有针对性地进行测算,如何合理确定诊疗流程并进行效果评估等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难题。”石门山中心卫生院院长李川说,张院长上任的第一件事就是为我们设计临床路径方案。结合多年的从医经验和乡镇卫生院的业务特色,从规范临床诊疗程序到走访住院患者,每个环节她都一一指导。通过处方点评等重点医疗质量环节的把脉,质量内涵发生变化,医疗服务行为进一步规范,医疗费用明显下降。
  山东大学卫生管理与政策研究中心副主任、博士研究生导师尹爱田说,不同于以往的医疗卫生下乡和技术帮扶,“第一院长”、“第一主任”制度内容更为丰富,责任更加明晰,对全面提升基层医疗机构医疗服务质量和管理水平,满足群众就医需求具有积极意义。 
院长说法
帮医院“自我造血”
让患者就近放心看病

  如何把帮扶做实,张璇想了不少办法。她在石门山乡镇卫生院帮扶了4年多,医院已经有了自我造血功能,让她很欣慰。接下来对金乡县马庙乡镇卫生院的帮扶,她心里也有了规划。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担任第一院长不同于平常的坐诊、查房,而是找准医院的发展需求,对症下药,加快人才培养,让医院有自我造血功能,才能让当地的患者放心留下。”张璇说。
  “我和院长做了深入沟通,根据辖区居民多发病、常见病的发病情况,来确定重点专科方向。”张璇说,医院想发展肛肠科,就协调相应科室去参观,学习,为他们建立联系。疑难的手术派专家来,日常的疑难病症电话交流。同时,日常还要做好小诊和大诊。小诊就是专家定期查房,大诊就是安排医院的健康直通车,为当地居民送医上门。借助市一院高效平台,打造特色专科,让患者真正放心留在当地看病。
  这一思路,让一直为医院发展操心的金乡马庙镇乡镇卫生院院长卢根带很高兴。每月两次定期派驻专家到医院来做业务指导。同时,依托市一院心电、影像网络平台,为当地居民提供三甲医院的会诊等日常诊疗行为。
  “区别于以往的帮扶,‘第一院长’不光对基层业务进行指导,还要考虑人才培养、团队建设,帮助基层找准定位,恢复自我造血功能。”市一院社区服务办主任徐霞说,基层对大医院专家技术帮扶很迫切,希望专家更多时间留在基层。但大医院的专家也是有限的,推行“第一院长”的目的,是希望更好的培养当地医护团队,真正承担好守门人的作用。
委员建议 
基层卫技人员培训
还需政策资金支持

  市政协委员孙树印介绍,目前已有10余名业务骨干担任梁山县人民医院、嘉祥县妇幼保健院、任城区安居街道卫生院等基层医院的“第一院长”。事实证明,医院对基层医院的无私帮助,不仅给管理和服务注入活力,也解决了群众对基层医院的信任问题,为基层群众在小医院和大医院之间架起了一条双向转诊的便捷通道。
  “基层卫技人员培训,对提高全市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人员专业水平能起到立竿见影的效果。”孙树印表示,由政府拔款设立基层卫生人员培训专项经费,能保障基层卫生培训的正常开展,更能增强济宁市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和人才队伍的建设。

 □卫计委声音                  
“第一院长”制度年内将全面推进
  今年,济宁市将在全市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开展医疗质量内涵提升年活动,强化医疗机构、医护人员的服务意识,提升医院综合服务能力。其中,全面推进“第一院长”、“第一主任”制度。
  济宁市卫计委医政医管科科长唐长冬介绍,由各市级临床重点专科学科带头人到专科建设单位挂职担任“第一院长”或“第一主任”、由专科负责人到学科带头人所在医院挂职担任“科主任助理”、由专科传承人到专科建设单位挂职担任“科主任助理”。通过“三级医院带、二级医院建、一级医院跟”,提升门诊患者疾病诊断率,推进心电、影像、检验、病理等诊断“同质化”。提升住院患者临床路径入径率、痊愈率和满意度,确保群众看病就医质量逐步达到“同病同治同质化”。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网友为此稿件打分的平均分是: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