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公民道德,也要讲善人品德
清华大学国学研究院院长陈来解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2014年03月10日 来源:
齐鲁晚报
【PDF版】
◤讲座现场座无虚席。
本报记者 戴伟 摄
▲陈来娓娓道来。
本报记者 戴伟 摄
本报济南3月9日讯(记者 刘德峰)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培育、要践行,怎么践行?怎么培育?”9日上午,清华大学国学研究院院长陈来做客齐鲁大讲坛,就中国文化的基本价值观、中华传统美德的现代传承和转化,以及如何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问题,与数百位听众进行了交流。山东师范大学特聘教授、博士生导师魏建,应邀担任了本场主持人。
陈来首先向听众讲述了中国文化的基本价值观。他认为,“以人为本”、“以德为本”、“以民为本”和“以合为本”,构成了中国文化主流的治国理政价值理念。“这也涉及到我们政府行为政策导向的根据。”
“责任先于自由”、“义务先于权利”、“群体高于个人”与“和谐高于冲突”,被陈来视作中国传统价值体系不同于西方的特色。由此他在谈及中国传统价值体系的转型发展时强调,几个“先于”和“高于”仍要坚持,但同时也要更加关注被“先于”和“高于”的内容。
传统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两者是什么样的关系?陈来认为,一方面我们要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培育和实践,另一方面一定要注重中华美德体系的传承和实践。不管私德公德,最后都要落实在个人实体上。只有实现从个人基本道德做起,社会道德和风俗的改善,才能有一个扎实的基础。“我们不仅要求一个公民的道德,还要求一个善人的品德。”
讲座结束后,陈来教授与现场400多名听众进行了热烈的互动。
陈来:传统文化是核心价值观源泉
中国文化主流的
治国理政价值理念
怎么把握中国传统文化主流的治国理政理念?第一条就是以人为本。全世界的古代文明,其文化都是以神为本。但是从西周开始,我国就从以神为本的文化开始转向以人为本的文化。到了春秋后期和战国时代,诸子百家应该说绝大多数都是以人为本的。
第二就是以德为本。孔子讲,“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这对中国古代主流的治国理政理念有很大影响。
还有一个价值观更重要,那就是以民为本。在孟子所表达的政治思想里,“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不管是君王也好,还是异姓王朝也好,都比不上人民重要。
第四个叫做以合为本,它最高的表现就是天人合一。中国人都趋向于合,而不倾向于分。讲政治上的统一是合,讲人和自然的统一也是合。
中国传统价值观
体系特色
怎么来把握中国传统价值观体系,它的特点是什么?中国传统价值观的特色、特点,就是我们的中国国情。
第一个特点,叫做“责任先于自由”。我们中国人有这么一个价值观,就是很强调个人对于他人、对社群,甚至对自然所负的那一分责任。宋代范仲淹讲“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忧乐以天下为先,就是我们历史上最典型的例子。
第二个特点,叫做“义务先于权利”。西方社会近代以来非常强调个人的权利,但在我们中国的思想里,特别是儒家思想里,强调的是义务。我们今天讲中国人的伦理,就特别强调义务感。
第三个特点是“群体高于个人”。我们中国人的群体意识不是一个小团体主义,一个地区主义。我们中国人以天下为己任,很早就超越了很小的地方局限性,而有很大的天下情怀。《论语》里讲,“四海之内皆兄弟”。《礼记》说“以天下为一家”。
第四,“和谐高于冲突”。我们中国文化比起西方文化,更强调人之间的和谐,这就是以和为贵。
中华传统美德的
现代传承和转化
有一种观点认为,今天应该主要讲公民道德。而亚里士多德早就讲过,“公民的道德要求是比较低的,善人的道德要求品德是比较高的”,做一个公民和做一个善人是不一样的。从政治、法律上来讲,对公民的要求是一般性的。可对于“善人”的要求就是比较全面的。从社会、文化角度,特别从中国传统文化的角度,我们不仅要求一个公民的道德,还要求一个善人的品德。
我们要有更进一步的认识,就是现在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以中华文化的主流基本价值观作为基础、源泉、命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实践,一定要以中华美德体系的传承和实践为条件、为落脚点,一定要突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跟传统美德的关系。
(本报记者 刘德峰 整理)
讲坛首次请来 基层代表“传经”
本报济南3月9日讯(记者 刘帅) 讲坛首次请来基层代表“传经”。济宁泗水、济南舜耕街道办推广儒学的基层代表蔡同芝、张红上台,各自介绍用儒学改善村风、社区风气的故事。
泗水县委常委、宣传部部长蔡同芝说,“孝道文化是中华优秀文化传统的核心,抓住了孝道,也就抓住了中华民族文化的关键。”以孝为核心的传统文化,对于乡村治理作用明显。2013年,在北京儒学学者的倡导下,泗水县同省内外学者在圣水峪镇北东野村开展乡村儒学课堂试点,授课主要以孝道文化为核心。“授课1年后,北东野村村风村貌发生转变。”
舜耕街道舜和社区居委会主任张红说,儒学文化也可让城市里的人普遍接受。但她强调,城市文化比较多元,传统文化在城市推广,必须要有时代特点。“主要通过多举办传统文化的活动,如国学堂、书画展等,让居民参与进来,也能受到传统文化熏陶。”
本报记者 刘德峰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