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土”现代中国
2014年03月10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泗水北东野村村民在尼山圣源书院听学者讲解儒学。 (照片由尼山圣源书院提供)
  聊城韩屯镇道德学校老师进村为老人服务,为老人洗脚。 (照片由韩屯镇道德学校提供)
     距离孔子诞生地尼山夫子洞800米的泗水县北东野村,饭后到大街上嗑瓜子、唠嗑,曾是36岁村民孟庆霞的习惯。而做饭、洗碗等家务活,也一度成为她64岁婆婆郭庆香的“分内事”。
  70年前,郭庆香的爷爷是附近七八个村庄的私塾老师,彼时村民称孔子为孔圣人;50年前,“孔老二”却成了他们骂人的专用词;一年前,他们开始重拾孔圣人名讳。也就从那时起,孟庆霞也把婆婆的“分内事”变成了自己的。
  这源自2013年起,专家对北东野村进行的儒学乡村治理改造。 
  这样的再“乡土”化,并不局限于孔子诞生地。250公里外的聊城韩屯镇、170公里外的济南市区,都在尝试对以儒学为代表的传统文化进行民间化利用。

  本报深度记者 刘帅    

  孔子诞生地,《弟子规》再次响起
  “弟子规,圣人训……”2月28日,初春的早晨,北东野村村支书庞德海打开播音器,向全村村民播放《弟子规》。
  在重复播放两次、时长达20分钟的儿歌声里,村民起床做早饭,上班,下地干活。这样有儿歌相伴的清晨,至今已经达到200多天。
  虽然同样距离夫子洞——孔子诞生地不足千米,北东野村与南东野村等村不同的是,村中小到4岁儿童,大到80岁老人,都能背诵几段《弟子规》。此外,北东野村中主街上,还贴有二十四孝图和“德不孤,必有邻”等儒学文字标语。
  2008年,致力于儒学传播的尼山圣源书院在北东野村成立,杜维明、牟钟鉴等儒学大家都曾到这里讲课。但在建院后四年多的时间里,对北东野村村民来说,象牙塔中的儒学仍显得有些陌生与隔阂。
  2012年底,尼山圣源书院的儒学专家在对北东野村的家访调研中,发现农村道德失范问题严重。专家认为,农村道德建设还要靠儒学。于是,2013年,书院开设了“乡村儒学讲堂”,主要讲授《弟子规》、《论语》等儒学经典。
  刚开始,书院为吸引村民前来听课,会给听课村民发放洗衣粉或毛巾。但仅两次课后,书院再也无需发放物品,凭课程就已将数百位村民牢牢吸引在了讲堂上。
  “第一次来听课时,就想看看教授长什么样,讲课怎么样?”2月26日,不识字的郭庆香在家中告诉记者,但在课堂上她感到,教授讲的内容,不仅能让她“听得懂”,而且“很有道理”。于是以后每期,郭庆香就带着儿媳、孙女一起去听课。
  “我不懂的地方,回到家,儿媳和孙女就给我讲明白。”郭庆香告诉记者,不仅她们祖孙三人相互学习,她的儿媳孟庆霞还时常讲给下班回家的丈夫。
  讲堂对孟庆霞的改变,让郭庆香十分欣慰。“原先她下班回家后,很少做饭刷碗,吃完就去大街上唠嗑。现在,家务活她抢着做。”郭庆香说,不仅自己的儿媳变了,就连她的孙女也抢着干些家务,每天起床后将家中被子叠得整整齐齐。
  “二十四孝中的人那么孝顺,被感动了。”孟庆霞说,讲堂上,她常被感动得掉眼泪。
  “我爷爷曾在附近七八个村子做私塾老师。”郭庆香回忆说,那时规矩很严,孩子大部分都很孝顺,有仁爱心。她告诉记者,北东野村似乎正在将老一辈的东西重新拾起来,“规矩回来了”。
  记者在对该村7个家庭的走访及街头随机采访过程中,村民表示,他们不仅不再用“孔老二”三个字骂人,而且村里的儿孙们也变得更为孝顺。庞德海说,儒家“行有不得,反求诸己”的思想,让村民学会谦让、忍让,“妇女骂街现象没了,为小事吵架打架的少了。”
  “儒学治理”的乡镇试验
  距离夫子洞250公里外的聊城韩屯镇,早在北东野村开设乡村儒学讲堂的一年前,儒学的推广就已经开始。与泗水的乡村儒学讲堂“民办公助”不同,韩屯镇的方式是“公办民助”。
  “鲁义姑的故事在当地民间有一定流传,对于推广传统文化有利。”2014年3月5日,韩屯镇党委书记闫杰说,他之所以提出打造“德义韩屯”的想法,是希望挖掘二十四孝中源于当地的鲁义姑文化,让村民形成朴素的德义意识。
  此外,2010年、2011年连续两年的多起群众上访事件,以及当地治安状况的恶化,也让闫杰下定决心,希望通过乡村儒学教育,为基层治理添彩。
  2012年提出打造“德义韩屯”思路后,韩屯镇政府首先对干部进行了国学培训。在干部们形成共识后,镇政府又与山东电视台《天下父母》栏目组,在韩西村共同举办了儒学大讲堂,并让村干部带头尽孝道,照顾村中老人。
  2013年,韩屯镇又把镇上的文化活动大院改为韩屯镇道德学校,并联合聊城市国学研究与传播促进会(以下简称“聊城国促会”),组织儒学专家对51个村的干部和村民进行3天多的培训。
  马杜村村民马好洪就是前来听课的村民之一。3月1日,他告诉记者,刚开始时他对课程还有些反感,“但听着听着就觉得有道理。”当时,他的妻子正与他闹离婚。马好洪询问主讲的聊城国促会秘书长刘庆涛,为何刘庆涛媳妇对他这么好。刘庆涛反问,“我给媳妇洗过脚、挤过牙膏,你呢?”
  刘庆涛的这句话立刻点醒了马好洪。听完课回到家后,马好洪就给妻子做菜、洗脚,并道了歉。当记者见到他妻子时,她羞涩地说已经不想离婚了。
  逐渐感受到儒学魅力的村民,遇到问题后也开始主动寻求道德学校的帮助。2014年1月3日,马李村村民高玉环带着19岁的女儿马丽(化名)找到刘庆涛。2013年,在茌平二中读高一的马丽迷恋网络、两次离家出走。
  2014年3月1日,马丽告诉记者,与父母的争吵让她感到心烦,因此她“不想让父母找到,也不想与他们联系”。而听过三次儒学讲堂的课程,并参加了学校冬令营后,马丽直言,自己再也不想离家出走,“他们讲的孝道故事,让我感觉自己以前太叛逆,对不起父母。”
  山东大学儒学高等研究院副院长颜炳罡,曾在韩屯镇多次授课。他告诉记者,韩屯镇挖掘当地鲁义姑文化,“借助当地庙会向村民推广儒家文化,可行性强,也取得一定成效。”
  据闫杰介绍,2013年韩屯镇不仅上访案件数量已减至仅一例,打架、赌博等治安案件数量也出现了大幅度降低。
  颜炳罡告诉记者,得知韩屯镇推广儒学的成效后,泰安仪阳镇党委书记和镇长找到他说,希望在仪阳镇进行儒学推广。“仪阳镇位于城乡接合部,治安有些糟糕,地方政府希望通过儒学推广,能将此地居民改善一下。”在颜炳罡看来,儒学推广对地方治理有不一般的良效。
  在城市推广儒学其实难度不大
  乡土是儒学的根,随着我国城市化、工业化进程推进,有些人认为城市儒学无法存活,但也许这并不是事实。
  “儒学来自生活,也一定要回归生活,生活即教育。生活儒学必将服务于生活,让儒学等传统文化渗透到居民生活中,这样传统文化就能推广开来。”中国孔子基金会秘书长王大千接受齐鲁晚报记者采访时说,2012年上半年起,中国孔子基金会与济南舜耕街道办事处合作,在阳光舜城社区也尝试了儒学社区的文化推广。
  “平时讲授儒学课程,春节前组织孩子写春联,举办‘石文化’国学堂、书画展、名茶品鉴会等,效果就很好。”王大千说,阳光舜城社区通过举办多种形式的活动,吸引了不同群体、不同年龄、不同兴趣爱好的人参与,让传统文化渗透到居民生活中,起到了较好的文化融合作用。
  济南市舜耕街道舜华社区59岁居民鲁玲,从山东省省直机关党校退休后,2012年起在舜华社区宣讲传统道德教育,讲授《弟子规》、《二十四孝》等课程。组织退休教授或者志愿居民,在社区道德讲堂中教授传统文化等内容,从2009年前后开始已成为舜华社区惯例。舜华居委会党总支书记于芳告诉记者,每年寒暑假,社区对孩子的免费课程均由本社区居民讲授。
  “我们评比孝感天下的人物,不仅有对父母长辈的孝,还有对国家的孝。”于芳说,也正是在他们组织的免费活动、道德人物评选过程中,彼此陌生的居民渐渐变得熟悉,“居民熟悉之后,为鸡毛蒜皮事情争吵的少了许多。”
  经过传统文化教育,社区居民出门遛狗时总会带着垃圾袋,将动物排泄物回收,小区的卫生状况有了很大改观。
  济南市舜耕街道办党工委副书记杨晓华告诉记者,舜耕街道办的5个社区,已全部开设儒学讲堂、道德大讲堂。据王大千透露,下一步舜耕街道办还准备以社区的花圃为依托,打造“乡村记忆园”,唤起老人们对乡村记忆的怀念,激发儿童对老家祖籍故土的向往。真正做到“望得见山,看得见水,留得住乡愁”。
  这些努力,已让他们尝到甜头。最早,在济南一些评比中排不上号的舜耕街道办,在2013年创建文明城市每季度评比中,二季度位列第二名,三、四季度跃居第一。
  据颜炳罡介绍,与舜耕街道类似的城市社区传统文化教育,已越来越多。河南建业集团兴办的本源社区书院,就是城市社区儒学教育的范例。
  颜炳罡告诉记者,“建业集团每建一个社区,就会建一个本源社区书院。本源社区书院以社区为基本单元,以书院为教育和传播形式,营建更贴近居民的社会普及平台,很受社区居民欢迎。”
  “因为上世纪90年代的国学热,培育了社会公众兴趣基础,在城市推广儒学其实难度不大。”颜炳罡说。
  “士”的情怀,呵护文化发新芽
  2月26日,在山大新校区知新楼接受采访时,颜炳罡身着中山装出现在记者面前,他也曾以这样的形象出现在济宁尼山圣源书院、韩屯镇讲课现场。
  当记者把“儒学在城市中恐难以令人接受”的质疑声抛向颜炳罡时,他告诉记者,儒学学者应该首先去播种,不问种子是否发芽。这种以弘道为己任的“士”的情怀,伴随了他已有20年。
  1995年,还是山大普通教师的颜炳罡,就在山大组织读经班。在开班第一课上,他就告诉听众,“你们即使只来一个人我也讲,哪怕一个人也不来,我也讲。”谈到此处,他一度哽咽。
  颜炳罡的读经活动持续到2012年,那时已有不少社会学员前来听课。其间,他组织的读经班已注册成为济南市传统文化研究会。颜炳罡播下的种子,也开始在别处生根发芽。他的学生赵卫东,毕业后到山东师范大学教学,2003年开始在山师组织读经班。社会学员肖卫东也在社会上组织了读经活动。“学习儒学让人变得和善。”肖卫东说。
  2013年起,颜炳罡也开始转向尼山圣源书院、韩屯镇等地讲授儒学,从事儒学实践活动。而尼山圣源书院也是由一帮怀有“士”情怀的“志士仁人”推动创建的。
  北京青年政治学院原常务副院长王殿卿曾到尼山游玩,70多岁的他感慨道,如果他再年轻十岁,也会创办一个书院。时任泗水教育局局长的陈洪夫站在王殿卿旁边,把他的话听进了心里。
  调任财政局局长后,陈洪夫便找到王殿卿,提出了在泗水建书院的想法。此后,王殿卿找到牟钟鉴等儒学大家论证可行后,书院得以建立。
  现任尼山圣源书院副秘书长的陈洪夫回忆,2008年9月3日,泗水县委常委会上,学者们提出了“民办公助、书院所有、独立运作、世代传承”的办院体制。学者们提出民办思路,是担心政府介入太多,影响正常工作,或者转化为他们的政绩工程。
  “刚开始虽然有少数人反对,但县委还是决定成立书院。”陈洪夫说。中国社科院世界宗教研究所儒教研究室副主任、尼山圣源书院秘书长赵法生告诉记者,深受传统文化熏陶的陈洪夫,对学者与政府沟通起到很大作用。“在北东野村涂刷儒学经典文字与二十四孝图,就是他帮忙做的。”
  “德义韩屯”的建设,也会集了深受儒学影响的镇领导干部、民间学者与企业家的力量。颜炳罡告诉齐鲁晚报记者,传统文化必须得到党委政府的认同,如果他们认同,就较容易推行。
  2月27日,赵法生特意给记者朗读习近平在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乡村文明是中华文明史的主体,村庄是这种文明的载体,耕读文明是我们的软实力”。习近平在曲阜孔府关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的讲话,似乎给了他更大的鼓励。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