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河作家杨义堂
写小说光搜素材就用了好几年
2014年06月24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本报记者 马辉 汪泷  

  在中国大运河成为世界文化遗产前夕,由济宁市文物局副局长、作家杨义堂创作的长篇历史小说《大运河》出版发行,这也是他向大运河申遗成功的一份献礼。
  杨义堂说,“自己作为在运河畔长大的人,对于大运河的感情不言而喻,写一部有关大运河的长篇小说并不是一时冲动,为了写成这部小说,他单是搜集素材就用了几年时间,而写作的时间则放到了下班后,他把自己置身于明朝永乐年间的大运河畔,努力再现那段婉转传奇的故事。”
  长篇历史小说《大运河》,讲述的是由一个农民担任治河总师,他所设计的大汶河戴村坝和大运河南旺枢纽,解决了制约大运河的水源和如何越过“水脊”等一系列高科技问题,带来了北京城明清两代500年的繁荣,也带来了济宁、聊城、淮安、扬州等一批运河沿岸城市的兴旺。 
  “八年艰难的申遗过程中,在绵延数千里的大运河畔,洒下了广大文物工作者无数的汗水和心血,也凝聚了他们的深深爱恋和情怀。”杨义堂告诉记者,长篇历史小说《大运河》的诞生,就是这个艰苦过程的孕育和升华。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