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棣段家张氏
家有良田千顷不如薄技在身
2015年02月09日 来源:
齐鲁晚报
【PDF版】
张镈设计重建的海丰塔。
张镈故去后,归葬故里。
在无棣,张姓的名人很多。但是在曾任无棣县政协常委、文史办公室主任的于长銮看来,车王镇段家村的张氏最有名望。
从这个家族里走出来的,既有设计人民大会堂的大建筑学家张镈,还有拿到国家最高科技奖的物理学家张存浩院士,这些佼佼者让旁人羡慕段家村张家的文脉。更重要的是,张家人走出去后,始终不忘家乡人,甚至不惜落叶归根。
文/片 本报记者 朱洪蕾 王晓霜
荣誉加身,为国需要数次转行
2014年1月10日,2013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张存浩院士获得国家最高科技奖。
消息传回无棣,乡亲们无不自豪。无棣县车王镇政研室副主任刘连坤介绍,张存浩院士的祖籍无棣车王镇段家村村民奔走相告,沉浸在喜庆的欢乐中。
1948年,20岁的张存浩赴美留学,1950年获美国密歇根大学硕士学位后,他毅然放弃攻读博士学位的机会和优越的工作生活条件,于当年10月返国。
至今60多年,为了国家的需要,张存浩多次转行。1951年,张存浩来到成立不久的东北科研所大连分所工作。那时的中国石油资源十分短缺,因此通过科学方法为我国寻找制造液体燃料的研究,为中国摘掉“贫油国”的帽子,也就成为张存浩和同事们的目标。
为了祖国的国防安全,1959年,张存浩作为科研团队的负责人,带领一群人进驻到一个山沟里,义无反顾地投入到对火箭推进剂的研究。
经过多年的努力,张存浩与他的同事们首次提出了固体推进剂燃速的多层火焰理论,比较全面完整地解释了固体推进剂的侵蚀燃烧和临界流速现象。还首次提出固体推进剂的多层火焰燃料理论,并建立理论模型。
1973年,张存浩再次转行。这一次,张存浩自己提出要从事化学激光研究,得到国家有关部门的支持,发起组建了激光化学实验室,张存浩任主任。
经过张存浩等科研人员的艰苦攻关,20世纪七十年代中期,我国自行研制的超音速燃烧型氟化氢、氟化氘激光器终于诞生。
在研究过程中,张存浩认为化学激光具有功率易于放大和不依赖外部能源等等独特优越性,更适合国家的战略需要。由于张存浩的据理力争,化学激光的研究最终得到了中央决策层的支持,从而填补了我国在激光科技发展的空白,为我国在国际激光研究方面争取了主动,并做到世界前列。
张存浩曾提到过,回首60多年的科研经历,青年时代他也曾有过自己的科研理想,然而从新中国成立起,“我为自己树立的最大的科研人生理想,就是国家。”
镇压广州起义后,再不为官
在无棣县车王镇段家村,今年40多岁的张爱国是目前与张存浩血缘最近的,但是“出了五服”,他的高祖父张瑞云与张存浩的曾祖父张凌云是亲兄弟。
段家村大部分的村民都姓张,按照张爱国提供的张氏族谱记载,张氏自河北迁到段家村已经有几百年的历史。
在几百年间,张氏家族大部分人都居住在段家村,在张存浩的祖父张鸣歧担任两广总督之前,官职最高的不过是县级,张鸣歧是封建时代张氏家族官职最高者。
谈到对子孙的教育,张存浩的祖父张鸣歧是不得不提的一个人。
在两广总督任上,张鸣歧镇压积极革命党起义,1911年革命党人进行广州起义,就在张鸣歧等人镇压下失败,张鸣歧还下令将被捕的31名革命党人全部处决。后来,一些同盟会员将此次起义牺牲的72名起义者尸体埋葬在黄花冈一带,后世称之为“黄花冈七十二烈士”。
虽然担任的职务很高,但是张鸣歧在从政过程中多次做出错误的选择,支持袁世凯复辟、抗战时出任伪职等,其为宦从政几乎无可称道。
中年后,寓居天津租界的张鸣歧略有醒悟,他常常和子女谈及应该远离政治。“宦海沉浮,为官不义,不易!改朝换代,必受牵连……家有良田千顷,不如薄技在身。”
正因如此,张鸣歧后人中无一为官,反而出现了不少专家学者。
于长銮介绍,张鸣歧有四子二女,男为张锐、张铸、张镈、张钧,女为张钿、张锦。在张鸣歧的精心栽培下,他们大都曾海外留学。
张锐是我国著名的市政建设专家。1926年,张锐赴美留学,1929年获哈佛大学市政学硕士学位,之后进入美国国立市政研究所深造。1930年,学成回国的张锐在天津市政府从事市政工作。
张铸是张存浩之父,曾任天津化工局高级工程师。张存浩的三叔张镈名气最大,是我国著名建筑大师,也是人民大会堂的总设计者。
新中国成立之后,梁思成在北京主持首都市政建设工作。1951年,梁思成派人去香港将张镈接到北京,担任北京建筑设计师院的总设计师。在以后的日子里,张镈主持设计了人民大会堂、民族文化宫、民族饭店、友谊宾馆、天桥剧场、新侨饭店、友谊医院、新北京图书馆、北京饭店等重大建筑。
至今在无棣县张镈纪念馆内,还陈列着一座民族文化宫的模型。
张存浩的姑姑张锦是我国著名的有机化学家和化学教育家。1927年,17岁的张锦赴美国密歇根大学留学,和已在这所大学就读一年的大哥张锐成为校友。1933年,年仅23岁的张锦取得有机化学博士学位,首开中国女性获得化学女博士的先河,回国后辗转多所大学任教,为我国培养了大批有机化学专业人才。
1937年“七七事变”后,京津沦陷。在母亲的支持下,1937年8月起,年仅9岁的张存浩随姑姑张锦一家前往重庆,开始了数年的抗战流亡生活。
无论是在张锦夫妇工作的重庆大学还是厦门大学,张存浩都被带在身边,夫妻俩极尽教育启蒙之责。同时,张锦夫妇献身祖国教育和科学事业的举动,都深深地影响着年少的张存浩,对他一生的科学事业追求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
对张存浩影响最大的应该是他的哈尼族母亲龙文瑗。龙文瑗是广东军阀龙济光之女,虽然年少时读书不多,但很重视家风气节。张存浩年幼时,母亲就手把手教他认字,一天要认二十多个。
目前,张氏家族从事科研工作的共有几十人。张存浩曾总结自己家的家风,他认为重视学习、重视传承是家风,“我们的家风,就是非常重视学习,另外就是重视传承。下一辈可以学习上一辈,一代一代地把这个东西传下去。”
对于家风,张存浩的两个儿子有自己的理解。长子张捷认为:“我们的家风首先是敬业。从我爷爷那儿,小炼油厂他都要弄得非常好。我父亲也是,想做的事情一定要做得很认真。”次子张融认为:“我们的家风是与时俱进,像我太爷爷那个时候,在他的概念里是要有一技之长,他留给后辈的话是‘家有良田千顷,不如薄技在身’。到了我父亲这一代,那就是科学救国。到我们这一代,就是个人的发展跟社会的需求能结合在一起。”
与齐鲁晚报记者通电话时,张镈之子张存泯认为,之所以家族成员会在科技上出现很多成就,并不是刻意去追求什么,而是家里有浓厚的学习氛围,潜移默化之下,家族成员知道努力读书。
不忘故里,为无棣重建海丰塔
虽然祖辈就已经离开老家无棣,但是张存浩一家很关心老家的建设。
刘连坤介绍,2012年无棣县车王镇政府招商引资,找到了张存浩,张存浩鼓励儿子张融来车王镇投资。张融愿意贡献出有关太阳能利用的技术,但投资建厂需几个亿,由于镇上没有这么大的财力,招商最终没有成功。但张存浩情系家乡让镇上一直很感动。
谈起家乡人对张存浩的看法,侄子张爱国说,“我叔叔是个很好的人,生活很朴素,很注意节俭,平易近人,没有一点官架子。”
在张存浩之前,张存浩的父亲张铸在上个世纪70年代就来到村里帮助段家村村民脱贫致富。段家村村支书刘金国介绍,1978年左右,张铸先生为村里脱贫,来村里开了一家炼油厂,为段家村村民创收,帮助村民致富,在段家村常住了3年,解决了当时村里的困难。
在办炼油厂期间,张铸就住在张爱国家里。张爱国说,“对他印象很深,个子很高,拄着拐杖。那个时候炼油厂在无棣可算是头一份,没有第二家。”
刘金国回忆,1998年前,村民喝不上“甜水”,他和村主任以及张院士老家最近的侄子张爱国一起来到北京,见到张存浩后说起家乡缺水的情况,张存浩赶紧着手协调,给村里送来了500米打机井用的无缝钢管,在县委县政府的扶持下,为村里打下了一眼机井,通上了自来水。“水很旺,也很甜,没有杂质,村里一直用着,没有张院士的帮忙,村里当时是办不到的!”刘金国说。
于长銮与张存浩是老相识,但是他认识张存浩的三叔张镈在先。
于长銮回忆,他与张镈的交往最早是源于一封信,1989年8月,他就以家乡人身份,给时任北京市人大常委会委员的张镈写了一封信,当年9月份,他就收到了张镈的回信,从此两人结识。
1990年,于长銮第一次前往北京拜访张镈,受到了热情接待。其间,于长銮希望张镈能为无棣重建海丰塔进行图纸设计,张镈一口答应。这一年冬天,在于长銮的陪同下,张镈第一次回到了故乡无棣。
张镈答应了于长銮的请求后,参与了无棣海丰塔的重建,无偿为新塔设计图纸。“为家乡重修海丰塔那年张镈已经80岁了,他依然表现得义不容辞。他说‘古建筑是我的专长,家乡人民想重振唐风,做点贡献应该的。’设计图纸一分钱都没要。”于长銮说。
去世前,张镈留下嘱托,要求安葬在故乡。目前,张镈的墓葬就安置在无棣县车王镇段家村村南约300米处的树林中。墓葬为圆形,墓底径3米许,封土约1.5米,上面写着“乡人张镈之墓”。
于长銮认为,张镈被誉为“中国建筑泰斗”,是中国著名建筑师,墓志铭上用“乡人”俩字来称呼自己,可见张镈为人谦卑。
张镈病逝后,2000年,无棣县给张镈建了纪念馆,里面存放着张镈与家乡的来往书信,以及设计过的建筑物模型等。2001年,张镈纪念馆开馆时,张存浩回来见证了开馆过程,他对于长銮表示感谢,连连鞠躬,直说“抬爱了”。
刘连坤介绍,张存浩对故乡还有其他贡献,无棣鲁北化工厂的建设,张存浩就功不可没,他多次来鲁北化工厂,一是提供技术指导,二是从他管理的自然科学基金里拿钱扶持。每次来家乡,张存浩都要给叔父张镈上坟,还要到村里走走,嘘寒问暖。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