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成忠是经济技术开发区杨庄村村民,夫妻二人做得一手馄饨、丸子美食,从摆路边摊到搬进门头房,老杨的生意从未间断过。三八路渐宽通上了公交车,虹桥染料老化工厂搬迁后变成了长河公园,杨庄村的矮房被推倒建起了社区,村庄的耕地也被高楼代替……夫妻二人的餐饮生意跟着这座城市奔波了20年。
年轻时,老杨是个勤快人,做大锅饭时跟着厨师长学了不少手艺,他做的馄饨、丸子堪称一绝,总是被客人吃光。婚后老杨一边务农一边做起了早餐生意。
拉上桌椅板凳、锅碗瓢盆,1994年,老杨夫妻二人把三轮车推到虹桥染料化工厂北侧的三八路路边,挂上“混沌丸子一块钱一大碗”的牌子,开卖早餐。那时候的三八路是窄窄的乡村公路,但属于进城要道,路边是成片的庄稼和矮矮的民房,起早赶路的货车司机、匆匆进城的菜贩、背书包上早自习的学生、还有提着公文包上班的公务员都来他的摊位上吃早餐。“一块钱管饱”方便了不少人,老杨的混沌、丸子每天能卖五六百碗。
1998年,经济技术开发区正式成立,没有了耕地,老杨也不再是农民,夫妻二人将精力投入到生意上。早晨出摊,一直到晚上才回家,到他摊位吃饭的客人一天到晚不断趟。老杨家的馄饨、丸子堪比美食城和一些连锁饭店,顾客夸他做的口味是德州第一名。
后来,砖瓦厂和虹桥染料化工厂搬走,2004年长河公园破土动工,其北侧的三八东路越来越宽,老杨夫妻10年的摊位终于由三八路搬迁至同经度的天衢路。10年来老杨夫妻的馄饨、丸子卖了几百万碗,二人也攒了不少钱。
2006年杨庄原址拆迁,耕地也被规划成高档小区,原来的宅基地上建起了花园洋房,从平房搬进楼房的村民享受着窗外的美景和新鲜空气。老杨租下沿街门头房,终于实现了挂上“第一”招牌的愿望,流动厨房开成了招牌饭店。
德州建市20年,老杨餐饮生意也做了20年,城市在变,吃一碗馄饨丸子,还是20年前的味道。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
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