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升迁无望”成借口,贪得多任性
2015年07月10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人性的贪婪往往经不住考验,靠觉悟来避免贪腐终究是小概率事件。唯一的办法就是要承认这个现实,在“不能腐”上做足功课。
  今年3月中旬,曾任河南安阳市体育局局长的吴书太因犯贪污罪被判刑,近来有媒体对这一案例做了剖析。报道称,当上体育局“一把手”的吴书太,感到已经达到自己仕途的极限了,于是就开始享受“胜利果实”了。
  由此不难看出,在这位落马局长的眼里,除了升官之外就只有发财了,似乎是升迁无望的现实把自己逼上了贪腐之路。要按照这个逻辑,想让官员保持清廉,唯一的方法就是不断晋升,否则的话,贪腐就成了合情合理的选择。如此荒谬的逻辑,无非是想给自己的贪腐找借口,落马后还抱有这样的想法,显然没有认识到自己走上贪腐之路的真正原因。
  事实上,在以往的类似贪腐案件中,和吴书太持有类似观点的落马官员并不罕见,他们总能为自己的贪腐行为找到各种理由。在这之中,有哭诉受贿是为了重病母亲的,有辩称拒收钱物会伤害行贿者自尊心的……不久前被判刑的某市原副市长,则声称“被新闻联播专访后滋生骄傲情绪”。人们得悉这些理由,多数是来自官员落马后的“忏悔”,可忏悔本该是自陈己过,而这些“奇葩”理由只能让公众感受到推卸责任的意味。
  要说探究贪腐的真正原因,还得从落马官员自身入手,无论他们做出怎样的具体贪腐行为,都是自己的选择。就拿吴书太来说,从20多年前任某县公安局长时起,就跟当时年仅14岁的少女长期保持暧昧关系,后来接管体育,则把自家的衣食住行都用公款报销。显然,这些违反法纪的行为是一贯的,完全是主动利用手中的权力满足自身欲望,与升迁与否没有丝毫关系。再看看那些拿出各式理由的贪官,又有哪个不是被自己的贪欲所驱使?
  其实,大多数人的内心深处都有追求名利的欲望,但是这并不必然导致违法乱纪。从落马贪官尤其那些“小官巨贪”的情况来看,人性的贪婪是客观存在的,而且很容易在利益诱惑面前放大到毫无底线。至于落马官员的诸多借口,则表明内心的贪欲往往是无法自我克制的,即便那些已经受到法律制裁的人,仍然把贪欲导致贪腐视为理所当然,还自觉不自觉地以此为自己开脱。如果制度对权力的监督严密到位,官员内心深处即便有贪欲也未必能实现贪腐。
  反腐之所以强调制度建设,强调把权力关进笼子,就是出于对这种贪欲的客观认识,力图通过设置制度性障碍,防止官员内心的贪欲演变成贪腐。就拿吴书太来说,很难说可以运用怎样的手段,杜绝他内心要么升官要么发财的念想,最有效的途径还是让他没有办法把体育经费轻轻松松地拿去私用。毕竟,人性的贪婪往往经不住考验,靠觉悟来避免贪腐终究是小概率事件。唯一的办法就是要承认这个现实,在“不能腐”上做足功课。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网友为此稿件打分的平均分是: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