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打零工边求学,高考考了629分
寒门学子陈宝旺高考结束后第二天就背上行囊赴郑州打工
2015年07月10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本报记者 董梦婕 通讯员 张红

  父亲患有心肌炎和肺气肿,丧失劳动能力,母亲靠务农供姐弟俩上学,为了早些分担父母的压力,他从14岁就开始打零工,今年高考,他取得了629分的好成绩,但学费成了一个大难题,自强的他在高考结束后第二天就背上行囊远赴郑州打工,为凑齐学费而努力,他就是定陶县冉堌镇代庄村高考学子陈宝旺。
为筹学费高考后 第二天就离家打工
  今年18岁的陈宝旺,已有五年的打工经历。“孩子能考上大学真的不容易!真争气!这不,高考完的第二天宝旺就去郑州打工挣学费去了。”说起陈宝旺,邻居代德庆赞不绝口。
  陈宝旺出生在定陶县冉堌镇代庄村的一个普通家庭,父亲患有心肌炎和肺气肿,在患病的6年多时间里,别说下地干活了,就是走路都大喘气!姐姐正在读研究生,每年的花费也很高,一家人的花销都落在了陈宝旺的母亲肩上,可是家里四五亩地的收入远不够一家人的花销,陈宝旺的母亲除了辛苦务农,一有时间还到附近的一家食品厂打工赚钱。
  为了减轻母亲的负担,懂事的陈宝旺从初二就开始打工赚钱补贴家用。“那时候年龄还小,才14岁,家人不放心我外出打工,我就跟妈妈在她打工的食品厂打零工,一个月能赚1000多元。”陈宝旺回忆说,之后每到寒暑假都到这家厂子打工,直到上了高中后,自己联系在郑州上班的表姐,找了份在宾馆当服务员的工作,虽然学习紧张,可一到寒暑假就会去那里打工,赚的也多些,“每天的工作就是打扫房间的卫生和端盘子端碗,每个月能赚2000多元。”
  今年高考,陈宝旺取得了629分的优异成绩,这本是一件大喜事,但是他的父母却高兴不起来,因为孩子的学费还没有着落。知道父母的心思,陈宝旺什么也没说,高考完的第二天就背上行囊去郑州打工了。
穷孩子要靠双手 让亲人过上好日子
  6月29日,在高考志愿表上,定陶一中应届毕业生陈宝旺填下了自己的志愿:南京航空航天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当问到目前的工作累不累时,陈宝旺开玩笑似地告诉记者:“工作虽然辛苦,但一想能挣到生活费,能继续读书就不觉得累了。”
  据了解,陈宝旺的父亲身体越来越不好,每天都要吃药,陈宝旺的姐姐考上研究生后,每年的花销就有一万多,再加上陈宝旺又考上大学,全家一年花销不少于4万元。为此,陈宝旺的妈妈几乎借遍了所有的亲戚、朋友,如今已经欠下了好几万元的债务。
  “宝旺从小就懂事,学习好不说,还给家里也帮了不少忙,这些年,他一从学校回家从来不闲着,家务和农活早早就学会了,而且做得有模有样。”提起自己的儿子,陈宝旺的父亲话语渐渐多了起来,对于儿子的表现,陈爸爸在感到自豪的同时更多的是担忧和内疚:孩子的学费可咋办呀?
  “就算再困难,父母也没让我辍学,让我顺利考上大学,这已经是对我最大的恩情了。”陈宝旺说,贫穷不是问题,能靠双手改变,他有一个愿望,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让亲人过上幸福的日子。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网友为此稿件打分的平均分是: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