滨州市经信委党委书记、主任王明柱网谈滨州市工业和信息化发展
装备制造业成滨州重要支柱产业
2015年07月10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滨州市经信委党委书记、主任王明柱。
     工业是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近年来,滨州市持续推动工业发展,实施“双轮驱动”战略,坚持一手抓传统产业升级改造,一手抓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全市工业经济保持平稳健康发展。2014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9.55%,工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为46%。从企业情况看,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户数1422户,主营业务收入过百亿的11户。滨州市经信委党委书记、主任王明柱介绍,滨州市拥有4个省级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和5个省级高端装备制造产业基地,基本形成了具有地方特色的现代产业体系。
  文/片 本报通讯员 王玮 本报记者 王晓霜
   推动工业转型升级
 今年经济稳中有进

  今年1—5月份,滨州市工业经济运行保持了稳中有进的良好态势。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7.53%,列全省第9位;主营业务收入3030.21亿元,增长5.85%,增幅列全省第5位;利税168.29亿元,增长2.56%,增幅列全省第10位;利润103.57亿元,增长3.54%,增幅列全省第8位。“上半年滨州工业经济运行基本保持了稳中有进的良好态势,转型升级、提质增效效果明显。”王明柱说。
  近年来,滨州市坚持把推进工业转型升级作为工作的重中之重,重点抓好凝聚转型合力、强化政策支持、突出项目引领三个方面的工作。建立了工业运行调度会商联席会议制度,及时研究稳增长、促转型的措施办法,千方百计引导优质资源向工业转型升级汇集。坚持实施项目建设“百千工程”,每年在全市选择100个左右的重点工业项目,强化要素保障,加强跟踪服务,动态储备1000个左右的优势项目,以项目建设带动转型升级,推动产业向高端高质高效方向发展。
  王明柱介绍,在推动项目建设中滨州市更注重加强项目调度和协调服务,对全市投资过千万元特别是五千万以上的重点项目进行动态实时跟踪,全面把握项目进展情况。1-5月份,全市完成规模以上工业投资362.8亿元;其中工业技术改造投资206亿元,工业技改占工业投资的比重达56.8%。全市重点工业项目进展顺利,技改投入平稳增长。
 产学研协同创新
 成创新重要渠道

  滨州市把提升企业创新能力建设作为推动全市工业经济提质增效、转型升级的重要举措,持续推进创新驱动战略实施。王明柱介绍,一方面抓好企业技术中心建设。目前,全市共拥有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4家、省级企业技术中心69家、市级企业技术中心129家,国家级技术创新示范企业1家。另一方面,抓好技术创新项目实施。2014年,实施省级技术创新项目130个,全市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投入占GDP比重达到2.5%,列全省第3位。今年以来已有59个项目列入省级技术创新项目计划,研发费用投入达5.6亿元。
  企业创新取得了一批高水平研发成果,比如,华纺股份公司通过实施“棉冷轧堆染色关键技术”创新项目,取得了显著的经济和社会效益,较常规轧染染色节水15%、节电20%、节汽20%,同时该项成果也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在全行业得到了推广应用。
  王明柱介绍,产学研合作是企业提升创新能力的有效途径,近年来,滨州市产学研合作创新已经从初期的科技成果交流,已经发展到现在的技术、人才、信息等全方位合作,从单纯的成果转让发展到共建研发平台。产学研协同创新已经成为企业技术创新和产业发展的重要理念和渠道。截至目前,全市已有535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与高校、科研机构建立合作关系,形成了产学研联合开发长效机制。 
 装备制造业成
 滨州重要支柱产业

  装备制造业作为为国民经济各行业提供技术装备的战略性产业,是关系国计民生的基础性产业。王明柱表示,总体来看,滨州市装备制造业发展迅速,经济总量不断增长,已成为滨州市重要的支柱产业。
  从发展特点来看,规模总量日益扩充,2014年全市装备制造业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户数294家,主营业务收入、利税、利润分别为944.5亿元、39.6亿元和26.6亿元,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的比重分别达到12.6%、9.3%、10.1%。再就是结构层次明显优化,从传统的活塞、曲轴、基础铸件等零部件初加工,延伸至通用飞机、数控机床、海洋工程装备等智能化、自动化、精密化整台套高端装备制造领域,产业链不断向下游延伸,价值链不断迈向高端,产业层次和发展水平逐步提高。
 “创新能力也不断加强,我们拥有1家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14家省级企业技术中心,22家市级企业技术中心。”王明柱说,骨干企业培育壮大,全市百强企业中装备制造企业10家。
 开展助企行动
 推动“两化融合”

  2015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抓好工业化和信息化的深度融合,近年来,滨州市通过两化融合试验区建设,发挥示范带动作用,企业信息化水平明显提高,目前,已认定市级信息化示范企业108家,认定省两化融合“四个一百”工程达到32家,有效提高了企业研发设计、生产装备、生产过程、经营管理、物流市场等各个环节的信息化水平。“2014年12月省经信委发布两化融合测评结果,滨州市两化融合发展指数为52.93,在全省排名第七。”王明柱介绍。
  针对下一步的“两化融合”滨州也科学制定了工作措施。开展两化融合助企行动,为企业提供政策宣讲、技术培训和咨询服务。开展智能制造示范,在已经开展智能工厂建设试点的基础上,进一步聚焦滨州市重点行业关键环节,选择10家以上优势企业,实行动态管理。通过试点,力争实现运营成本降低20%,产品研发周期缩短20%,生产效率提高20%。
  “再就是鼓励电子商务创新发展。创造条件鼓励支持骨干企业发展电子商务,引导更多的中小企业涉足电子商务,创新营销模式,提高产品销售和服务水平,壮大电子商务规模,带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王明柱介绍,今年将重点抓好10大电子商务平台和智能化供应链示范工程,继续培育发展电子商务龙头企业,积极打造在全省、全国有影响的电子商务平台,发挥示范引领作用。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网友为此稿件打分的平均分是: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