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津农信社支持巾帼创业
2015年08月04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走进武城县李家户镇,一个连一个的食用菌种植大棚矗立在田间沟畔,蔚为壮观。虽是隆冬季节,但在食用菌大棚里,却是一片繁忙,菇农们正热火朝天地忙着采摘。
  丰收的背后,是该镇对农业产业结构的大力调整,是武城农信社的倾力支持。据了解,武城农信社通过为食用菌种植户授信、发放贷款、贴心扶持等形式,不断壮大食用菌产业。
贴心助农 培育“致富花”
  2006年,武城县李家户镇村民李德江率先试水食用菌种植领域。创业初期资金缺口大,流动资金需求高,技术不够纯熟,规模一直无法做大。针对这个问题,武城农信社组织信贷人员深入市场和企业进行调研,最终确定帮扶方案。
  为支持种植户引进优质的食用菌品种和先进的种植技术,农信社向食用菌产业带头人授信12万元,在李家户镇率先建起了食用菌种植大棚。在看到李德江丰收后,持观望态度的人们的热情被点燃,相继盖起了食用菌种植大棚。为使种植户能够有充足的资金创业,武城农信社的信贷人员对种植户逐户走访,了解种植状况和自己需求,建立种植户个人信用档案,根据情况对其进行统一授信。
  对于信用良好的种植户,因种植需要占用资金的种植户,适当延长授信期限,为种植户撑起一把安心的绿伞。
以点带片 催开“幸福花”
  单一农户种植模式、信息来源闭塞、文化程度低等问题使得广大种植户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较弱,要想将食用菌产业发展壮大,产业升级势在必行。武城农信社顺势而为,主动提供资金,帮助种植户成立合作社、引进新品种和新技术,改变种植户各自为战的局面,走可持续发展道路。
  合作社的成立吸引了大批的村民,但资金依然是合作社面临的巨大难题,得知这一情况后,武城农信社主动登门,为合作社进行集中授信,降低社员准入门槛,开办专业合作社+社员贷款、信用贷款、联保贷款等多个信贷品种,有效满足合作社及种植户资金需求。截至目前,农信社共发放贷款6500万元,扶持食用菌种植合作社43个,种植户317户。
以片扩面 助开“特色花”
  2010年初,武城农信社投放40万元支持该镇农业科技示范基地建设,试水“大棚蔬菜+食用菌种植+家禽养殖”高效立体农业模式,该模式不仅使种植户投入成本降低,而且收益大幅度提高,最大限度保持和维护了农业生态环境。
  与此同时,为将食用菌产业做大做强,打造特色农业,武城县委、县政府出台了《武城县食用菌产业发展规划》,武城农信社乘势而上,倾力打造“阳光信贷”与“特色信贷”2个工程联合运作的新型支农模式,通过2项贷款联动平台为依托,有效化解金融风险,破解种植户贷款瓶颈。
  目前,武城县李家户镇已形成了“一红一白一牧”(西瓜、食用菌、畜牧业)的特色农业格局,年创收230万元,人均增收500余元,该镇农业科技示范基地被评为“德州市先进示范基地”。    (孙灵芝)
  当我们走到山东省德州市夏津县银城街道东关村的棉被加工厂时,该厂负责人许静正在忙着指挥工人将300床棉被打包。“我们的厂子规模不大,所生产的棉被却是供不应求,这个月已经发走8000床了,这些成绩的取得多亏了你们的支持。”许静握住银城农信社霍主任的手高兴地说。
  “我在一次偶然的机会,我参加了由当地农信社和妇联组织的巾帼电商俱乐部,俱乐部会员享受0门槛创业扶持,由俱乐部提供资金等货源,并享受无条件退换货,让初创业妇女没有资金压力和后顾之忧。我觉得自己还年轻,该去闯一闯。”将这些棉被打包送走后,我们来到她的办公室,在这小巧干净的办公室里,许静向我们诉说了创业初衷。
  一无资金、二无技术、三无市场,创业初期的艰难可想而知。面对这“三无”的问题,许静有自己的看法:“我也不是无的放矢,夏津是棉花之乡,有优质的原材料可用,这是我们的优势,再说,我们还有咱农信社支持呢。”经过精心筹备,许静通过俱乐部向当地农信社申请妇女创业贷款,经过一番详细的考察后,通过担保的方式,当地农信社一次性贷给扶持资金40万元。随后,许静就在本村成立了棉被加工厂。
  “技术和市场是联在一起的,我们应该将夏津棉花的优势发挥到最大的水平,我们经营的是电商,质量必须要有保证,毕竟客户的要求越来越高。我采用纯天然的棉花芯、棉布料,手工进行缝制,我们的棉被都是一针一线手工完成,手艺都是自己摸索出来的。”这位坦诚以前连针线都没碰过的小姑娘如是说。
  在许静的缝纫车间,我们看到工人们正在紧张有序地工作着,厂房中听不到现代机器的轰鸣声,但看到工人们一丝不苟的神情及流水作业的程序,丝毫不逊于现在机器车间。“随着订单增多,我雇佣了10名工人,每天可生产80多床棉被,因为棉被符合用户绿色舒适的要求,销量一直紧俏,去年销售额就达150多万元。”
  许静给我们算了一笔账,每床棉被赚20元,除去各项开支,一年下来能净赚20多万元。如今,许静通过互联网把棉被销到全国各地,她的工厂也即将搬入县里的电子商务创业园区。这只是山东省夏津县农信社支持巾帼创业的一个缩影。近年来,山东省夏津县农信社紧紧抓住夏津县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助推妇女电商创业的重大机遇,积极举办政社企座谈会、电商创业项目宣讲推介会,为企业、专业合作社、妇女电商搭建合作平台,实现线上线下共赢发展。同时与各乡镇产业园区建设规划相结合,通过小额信贷扶持,由妇联推介贷款项目和贷款对象,近千名妇女实现自主创业,一大批蔬菜、瓜果、林木、畜禽等“妇”字号创业基地快速发展,掀起了特色产业发展的热潮,有力地助推了全县产业园区的发展。 (杨焱)
农民的“花样”生活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网友为此稿件打分的平均分是: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