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载闹剧”频发,查处更需从严
2015年09月17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魏新丽

  几天前,临沂市交警查处了一辆严重超载货车,核载55吨,实载139吨。车主为逃避处罚,喝农药威胁执法人员,救治出院后被行政拘留八天。
  近些年来,因抗拒超载处罚而采取极端措施的车主屡见不鲜,去年就发生过一起较为“轰动”的案例,河南车主夫妇不满超载处罚决定,服毒自杀,造成一死一伤。此外,超载车主被查时常有超速逃逸,撞伤执法人员等行为。总之一旦被查处,寻死觅活者有之,拒不悔改者有之,上演一出出闹剧和悲剧。超载危害道路公共安全,也威胁车主的自身安全。交警查处超载现象,本是有法可依,按章办事,为何屡遭抗拒?
  超载产生于运输市场的恶性竞争。对于利润的畸形追求,让运输公司大打价格战,这种情况下,正常的运输不挣钱甚至赔本,必须多拉上一些货物才能赚钱。所以,从车主自身来讲,超载和抗拒执法,多为无奈之举,因为不超载意味着没饭吃。临沂的车主就诉苦说,平时主要靠超载赚钱,不超载就没钱赚,扣车卸货罚款万元,损失惨重,所以他想通过喝药吓唬人,让执法人员知难而退。
  这种恶性竞争长期存在,主要是钻了执法不严的空子。市场竞争具有自发性,依靠其自身,很难形成规范的竞争秩序。此时便需要政府监管部门站出来,依法办事,从严执法,打击不规范行为,为市场正常运行提供保障。正因为受制于诸多原因,交警部门上路查处超载的执法力度还不够大,助长了部分货车车主的侥幸心理。车主往往认为被查几率小,被查到就是运气差,所以才会为了赚钱铤而走险;而被查后车主们撒泼打滚,服毒威胁,也是看中了超载普遍发生,以为可以用极端手法逃脱追责。
  因此,对于具体案件来说,交警部门显然不能因为当事人有极端行为,就改变严格执法的态度;更不能搞那种“你情我愿”的私下放人,甚至把执法权当成了谋私的工具。若要从根本上遏制超载现象,就需规范市场竞争秩序,而规范市场秩序,需要从严执法,使运输车辆的正当竞争成为常态。只有将严格执法常态化,才能彻底刹住屡禁不止的超载风。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网友为此稿件打分的平均分是: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