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买”还能火多久?
中国游客“爆买”入围日本年度热词评选
2015年11月12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今年十一黄金周,中国旅行团在日本东京药妆店门口购物。
   本报记者 王昱 编译  
  据日本媒体报道,11月10日,评选今年日本社会热词的“2015U-CAN新语·流行语大奖”公布了获得提名的50个词汇名单。其中,形容中国游客赴日扫货盛况的“爆买”一词不出意外地名列榜单之中。这说明,中国游客惊人的购买力正在越发引起日本的关注。不过,在热闹的背后,不少日本媒体也开始担忧起了访日游客的“爆买”戛然而止的风险。
  政治词中“一点红”
  “U-CAN新语·流行语大奖”是日本自由国民社主办的活动,每年挑选出反映当年日本社会现象且引起话题的年度大奖及前10名词句,并颁奖给与这些词句相关的人物或团体。该评选被认为是看透日本人在想什么的“风向标”,甚至诞生过不少如“吐槽”、“草食男”、“败犬”等世界流行的新词汇。据日媒报道,今年该评选的最终结果,将经过网上投票后于12月1日公布。
  与往年相比,2015年入围评选的词汇被不少媒体认为“政治味儿浓厚”。安倍政府9月强行推动国会通过安保法,让与该事件相关的多个词汇入围。比如抗议集会上使用的标语“I am not ABE(我不是安倍)”、国会审议中首相安倍晋三奚落在野党议员的发言“快点提问吧”都获得了提名。此外,日本行使集体自卫权的必要条件“存亡危机事态”、允许日本自卫队对遭武装组织袭击的联合国要员等实施营救的“驰援警卫”、反对安保法的年轻人团体名称“SEALDs”以及“战争法案”等“新词”也入围名单之中。
  不过,最引起中国人瞩目的,无疑是“爆买”一词。“爆”在日语中有一瞬间达到极限的意思,如“爆笑”、“爆睡”等,但在目睹中国游客近几年赴日疯狂购物以前,因经济不景气而习惯于精打细算过日子的日本人从未发明“爆买”这个词。2015年,为中国游客量身定做的“爆买”不断地在日本电视上出现,引发了日本国民极高的关注度。该词目前在人气投票中获得了第三高的支持票数,极有可能最终成为2015年十大热词。
日本图谋“观光立国”
  自安倍政府上台以来,由于日元贬值,日本对华签证政策放宽等多重原因,赴日中国游客人数激增,而在数量的背后,中国游客“质量”也十分惊人。根据日本国家观光厅的统计,中国游客在日消费额平均达到23万日元(约1.2万人民币),比其他国家的游客高出数倍,成为日本消费市场的第一外国人买家。
  发展旅游产业也正在成为日本政府的着力点之一。早前,日本政府曾提出到2020年使年访日游客数量达到2000万人、2030年达到3000万人的目标。不过,截至今年10月,由于中国游客等因素的影响,访日游客数量已突破1500万人。日本内阁官房长官菅义伟称“2000万人的目标已在眼前”。11月9日,日本政府召开“观光立国”相关构想会议的首次会议,决定为实现更高目标制定战略。在会议上,安倍晋三信心满满地表示,“2000万人只是中间站。不仅是(东京和京都等)黄金线路,将使日本各地的魅力与世界的需求相结合。”为了使年访日的外国游客数量尽快达到3000万人,日本将研究扩充接待能力。
“爆买”会是泡沫吗?
  不过,也并非所有日媒都对中国人“爆买”持乐观态度。日本经济新闻11月11日在其网站上刊登了《中国游客日本扫货能持续多久》的文章。文章指出:据中国国家统计局统计,中国国际旅行收支的逆差额(2015年1~6月)比上年同期翻了一番,达到892亿美元。对于希望将消费作为起爆剂以重振经济的中国政府来说,这种趋势令人感到焦虑。日经新闻担心,如果中国政府通过下调关税等举措促使在中国也易于买到日本商品,中国人前往日本的动力将随之减弱。
  此外,日经新闻还认为,汇率波动、中日之间政治风险等问题也可能让中国人的日本购物热迅速降温。日经新闻呼吁,日本应当趁着目前的热度未减之时未雨绸缪,尽可能地向中国游客展现日本更多“商品之外的魅力”。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网友为此稿件打分的平均分是: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