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止换一届领导改一次规划
时隔37年中央城市工作会再次召开,强调力争2020年完成棚户区改造
2015年12月23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12月20日至21日,中央城市工作会议在北京举行,这距离1978年上一次城市工作会议召开,已经过去37年。
  会议指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历了世界历史上规模最大、速度最快的城镇化进程。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要转变城市发展方式,完善城市治理体系,提高城市治理能力,着力解决城市病等突出问题,不断提升城市环境质量、人民生活质量,提高新型城镇化水平。
不同区域城市如何发展 在中西部地区培育发展一批城市群
  地理位置不同,自然环境也不同,各地、各区域城市到底该如何发展?
  会议指出,城市发展是一个自然历史过程,有其自身规律。城市发展是农村人口向城市集聚、农业用地按相应规模转化为城市建设用地的过程,人口和用地要匹配,城市规模要同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相适应。
  要统筹空间、规模、产业三大结构,提高城市工作全局性。要在《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的基础上,结合实施“一带一路”建设、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建设等战略,明确我国城市发展空间布局、功能定位。要以城市群为主体形态,科学规划城市空间布局,实现紧凑集约、高效绿色发展。要优化提升东部城市群,在中西部地区培育发展一批城市群、区域性中心城市,促进边疆中心城市、口岸城市联动发展,让中西部地区广大群众在家门口也能分享城镇化成果。

规划“千城一面”怎么办 安全第一,留住城市自己的“基因”
  一座城市,应该有自己的过去、现在、未来。城市“失忆”就会千城一面。什么样的城市美?是高楼大厦林立,还是怪建筑丛生?
  会议指出,要统筹规划、建设、管理三大环节,提高城市工作的系统性。要加强对城市的空间立体性、平面协调性、风貌整体性、文脉延续性等方面的规划和管控,留住城市特有的地域环境、文化特色、建筑风格等“基因”。规划经过批准后要严格执行,一茬接一茬干下去,防止出现换一届领导、改一次规划的现象。要把安全放在第一位,把住安全关、质量关,并把安全工作落实到城市工作和城市发展各个环节各个领域。
  会议指出,统筹改革、科技、文化三大动力,提高城市发展持续性。要保护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延续城市历史文脉,保护好前人留下的文化遗产。要结合自己的历史传承、区域文化、时代要求,打造自己的城市精神,对外树立形象,对内凝聚人心。

城市扩张怎样避免虚胖 把环境容量作为城市规模的基本依据
  高速的经济发展,让一些城市陷入盲目无序的扩张,城市怎么样才能不“虚胖”?
  统筹生产、生活、生态三大布局,提高城市发展的宜居性。要强化尊重自然、传承历史、绿色低碳等理念,将环境容量和城市综合承载能力作为确定城市定位和规模的基本依据。要控制城市开发强度,划定水体保护线、绿地系统线、基础设施建设控制线、历史文化保护线、永久基本农田和生态保护红线,防止“摊大饼”式扩张,推动形成绿色低碳的生产生活方式和城市建设运营模式。
  统筹政府、社会、市民三大主体,提高各方推动城市发展的积极性。政府要创新城市治理方式,特别是要注意加强城市精细化管理。要提高市民文明素质,尊重市民对城市发展决策的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

如何避免只要地不要人 以居住证为抓手推动公共服务均等化
  城市发展中,经常出现人口和用地的不匹配,也就是人们经常说的“只要农地,不要农民”的问题,这该怎么解决?
  会议指出,必须推动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发挥这一扩大内需的最大潜力,有效化解各种“城市病”。要提升建设水平,加强城市地下和地上基础设施建设,建设海绵城市,加快棚户区和危房改造,有序推进老旧住宅小区综合整治,力争到2020年基本完成现有城镇棚户区、城中村和危房改造。要提升管理水平,着力打造智慧城市,以实施居住证制度为抓手推动城镇常住人口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会议还强调,做好城市工作,必须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各级党委要充分认识城市工作的重要地位和作用,主要领导要亲自抓,建立健全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的城市工作格局。要深入推进城市管理和执法体制改革,确保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
         据新华社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网友为此稿件打分的平均分是: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