滨州经济技术开发区:
加强文明创建,香溢百姓生活
2015年12月23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滨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开展文明交通劝导志愿服务活动,市民文明出行、遵守交通意识进一步增强。
     “最近我发现开发区变得越来越干净了,街道变得整洁,一点垃圾都看不见,我心里感到很高兴。”家住领域尚城的市民王女士说,她以前就觉得开发区环境很好,自从创建文明城市以来,心里更多了一份自豪感。今天的滨州经济技术开发区群众正实实在在享受着文明创建的成果。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的过程,成为推动城市发展、构建宜居幸福家园的生动实践。
  本报通讯员 赵清华 庄达 本报记者 王晓霜
◆报纸、电视、微信齐上阵,营造良好氛围
  滨州经济开发区实行区办联动、属地管理,对任务目标进行分解、分工,对辖区内工作任务摸清底数,建立台账,列出清单。充分发挥报纸、电视、网络等主流媒体的舆论引领作用,采用短信、微博、微信、微视频、移动客户端、“大家拍”等形式,提高创建文明城市的知晓率、参与率和支持率。在黄河二路、五路、八路等主要道路制作路灯宣传广告牌318块;在秦皇河二路桥西侧、汽车总站东侧广场等主要位置制作大型创城公益宣传广告近1000平方;设立创建文明城市宣传栏42处,张贴禁烟标识3000余张,实现了村居、小区、市场宣传全覆盖。发放《致广大市民的一封信》、《致广大市民的一封信》、《致沿街商户、单位的一封信》共计10000余份。在主次干道悬挂道旗、立柱广告800余块。秦皇河公园、明珠广场的文明公益宣传增加80余块草花牌,秦皇河公园文明旅游监督岗增加到2处。
◆推进城乡环卫一体化,每个城中村均有带盖垃圾桶
  开发区开展了环境卫生集中整治和单位包保网格义务劳动活动,对店外经营、占道经营、卫生死角、乱涂乱画、乱扯乱挂等问题进行整治。对辖区内的各条主干道路进行集中清洗,对绿化带内的垃圾杂草、落叶进行集中清理整治。加大机械化清扫率,新增洗扫车1辆、高压清洗车1辆、滨环扫路车4辆,对辖区内主干道路进行不间断洗扫,减轻了环卫工人的劳动强度,提升了保洁质量。配备2辆专业三轮车,对辖区内公共区域垃圾桶(箱)进行套袋、清洗。
  同时,开发区对区内的各条主干道、主要集贸市场等处投资4万元配备200个太阳能光谱杀菌果皮箱,方便市民垃圾的投放,确保各道路的环境卫生。对污水处理厂、李肖海旧址垃圾点、西杨市场以西垃圾点、大尚家以东垃圾点进行集中处理,共清理清运各种垃圾5万余吨。对各个公厕制定等级式考核标准、强化日常管理,投资310万元新建公厕13座,投资10余万元制作公厕管理制度牌100余块、指示牌40余块、禁烟标识100余块等,并新增加公厕管理人员7人。每个城中村合理配置有盖垃圾桶,定时清洗消毒。加强对保洁员的日常监督考核,确保保洁员着装按时上岗,确保村内环境卫生整洁。加强垃圾清运管理,确保垃圾日产日清。
◆改善城市环境,真心实意为群众办事
  开发区加强冬季绿化养护,及时清理落叶,及时做好冬季苗木防寒、树木悬挂塑料袋等工作。做好春节亮化工作,完成黄河二路天桥亮化设计,春节道路和节点亮化方案。强化市场监管,指导马坊市场、北街市场、秦皇河烧烤广场、秦皇河果蔬批发市场等做好文明创建工作。
  同时,开发区加强窗口单位文明创建建设、完善12315消费者投诉、12365质量技术投诉、12331食品药品投诉三个网络的建设,真心实意地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全区19个文明单位200余人坚守岗位,紧盯紧靠,开展文明交通劝导志愿服务活动,市民文明出行、遵守交通意识进一步增强。继续深入开展“开发区好人”评选活动,以实实在在的道德力量,树立起全区道德模范标杆,推动社会形成弘扬道德、争做模范的良好氛围。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网友为此稿件打分的平均分是: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