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保部门监督检查结果通报太笼统,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建议:
应及时通报未执行限产减排企业
2015年12月23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市环保局组织夜间执法行动。 (资料片)
     本报12月22日讯(记者 刘晓) 自20日晚启动重污染天气II级应急响应以来,环保部门、城管部门、住建部门、公安交警部门等均采取了相关督查行动,督促落实限产减排措施。但不少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建议,执法部门检查情况应及时公开透明发布,对违法行为应公开曝光并处罚。
  据了解,应急响应启动后,环保部门加大了对在线监控企业的监督检查,发现大部分企业能够做到限产减排,并对在线数据出现超标排放的企业,迅速会同环境监察大队予以查处。各区县环境监察大队也加强了辖区内工业企业现场检查力度,督促其严格落实限产减排措施。并加大了辖区有关企业污染防治设施的检查频次,确保污染防治设施正常运行,污染物达标排放。
  “虽然各项措施实施的比较迅速,但对排放不达标的企业却未及时进行相应的通报,具体检查的过程也没有公开透明化。”淄博市政协委员黄晓玲介绍,自己是一名医生,接触的妇幼群体较多,最近雾霾频发也导致不少儿童呼吸系统出现问题,给不少市民的健康带来了困扰,因此建议切实加大查处力度。
  淄博市人大代表邢召华也表示,出现重污染天,环保部门进行检查是本职工作,在督促落实过程中,环保部门也下足了力气。“但是,目前老百姓对具体的检查过程不甚明了,检查的项目等也不了解,所以说环保部门在加大查处力度的同时,还应该及时向市民进行说明,并通报违法企业,真正达到警示的目的。另外,现在通信设施都很发达,相关部门应该及时发布空气质量数据和相应的提醒措施,让市民及时了解相关信息。”邢召华建议。
  此外,不少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还建议,环保部门进行检查时可以带领相关的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和媒体记者实地探访,真正了解污染源头的治理和维护情况,让市民做到心中有数。同时也借助多方力量,形成打污治污的强大氛围。这样有助于对违法企业的震慑和环保工作的有效推进。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网友为此稿件打分的平均分是: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