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至”袭来你必须知道五件事
2015年12月23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12月22日将迎来农历二十四节气中非常重要的一个节气——“冬至”。冬至过后,我国各地气候都进入一个最寒冷的阶段,也就是人们常说的“数九寒天”。气象资料显示,每年的冬至前后都有强大的冷空气南下,造成骤然降温,因此,冬至时节,一定要注意保暖,防病保健。
  生活起居
  冬至在养生学上是一个最重要的节气,主要是因为“冬至一阳生”。冬至到小寒、大寒,是最冷的季节,患心脏病和高血压病的人往往会病情加剧,患“中风”者增多,并且天冷也易冻伤。因而,在隆冬时节,对高血压、动脉硬化、冠心病病人来说,要特别提高警惕,谨防病情发作,应采取以下预防措施:
  留意防寒保暖。在气温降到0℃以下时,要及时添加衣服,衣裤既要保暖性能好,又要柔软宽松,不宜穿得过紧,以利血液流通。
  合理调理饮食起居,不酗酒、不吸烟,不过度劳累。
  保持良好的心境,心情要稳定、愉悦,切忌发怒、烦躁和精神抑郁.
  进行适当的御寒练习,如平常坚持用冷水洗脸等,加强机体对寒冷的适应性和耐寒能力。
  随时留意病情变化,定期去医院检查,必要时服用药物,控制病情的发展,防患于未然。
饮食调养
  “药补不如食补”这句话说的就是养生中的饮食功效。而若在冬至时节能选择美味的、补益的食物进行滋补,那岂不美哉?那么美味、补益的食物有哪些呢?养生专家建议:首选温补类食物,如羊肉、鸡肉、牛肉、鲫鱼等,均是冬至适宜食物。这些食物能给我们人体补充维生素和无机盐,并对肾起到合理调养作用。
保持室内通风顺畅
  冬至气候寒冷,气温低下,不少人为了防寒保暖,在家的时候习惯紧闭窗户,这种做法是不科学的行为。若长时间待在不通风的室内,室内的二氧化碳就会急剧增加。在加上汗水的分解产物,消化道排除不良气体等,将会导致室内空气质量大大下降,从而会使人在这样环境中出现头晕、食欲不振等现象,不利于人体养生。冬至应该尽量开窗换气,保证室内拥有一定量的新鲜氧气。
增苦少咸
  冬至人体的肾功能是偏旺的,为了防止肾水过旺,建议大家多吃些苦味的食物,少吃咸味食品。因为多吃咸味食品,肾气就会更旺,从而会给人体心脏带来伤害,使心脏力量减弱,不利于人体保健。冬至常用的食物建议如下:猪肝、羊肝、大头菜、莴苣、核桃、芝麻、橘子、燕麦、薯类及各种豆类产品。
冬保三暖
  所谓的三暖是指头暖、背暖、脚暖,这三暖对养生很重要。
  头暖是指人的头部,头部若暴露在寒冷气候环境中,会使血管紧缩,全身肌肉紧张,易引起头痛、感冒,肠胃不适等症状,对于体质差的老人和小孩来说,外出时最好配带一顶合适的帽子,以防寒冷侵袭。
  背暖是指后背,背与内脏相连,若收到寒气袭击,后果也较为严重,较容易引起腰酸背疼、颈椎、腰椎等不适。建议可以外出可以穿件厚的羽绒服或背心,对暖被有益处。
  脚暖是指脚板底下,一旦脚步受寒,寒气就会从脚下直逼人体内,引起人体呼吸道毛细管收缩,纤毛活动缓慢,容易诱发感冒、心脑血管等疾病。尤其是女孩子,更应该注重脚暖,因为暖保暖对痛经起到一定缓解作用。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网友为此稿件打分的平均分是: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