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市“名校带分校”战略实现进一步推进
146所薄弱学校将变身“名校”
2015年12月23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本报记者 张跃峰                                                
  12月22日,根据聊城市教育局局长哈宝泉在市政府例行新闻发布会上通报的消息,继44所名校带办分校取得了明显成效,采取新建、带动、兼并、托管等方式带办了66所分校、惠及48648名学生,全市又有109所名校与146所弱校达成托管、带动意向。 
  根据前期名校带分校取得的成绩判断,未来时间不长,又将有146所薄弱学校实现华丽变身,成为学生家长眼中的名校。
  临清城区十几处小学
均变身名校分校

  哈宝泉介绍说,8月6日,徐景颜书记在全市教育工作座谈会上提出“名校办分校,促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实现教育公平”的要求后,市教育局立即对此项工作进行了安排部署。8月9日,召开了各县(市、区)教育局局长会议,要求立即行动,狠抓落实。9月15日和10月15日,市教育局又两次调度了各县(市、区)名校办分校工作进展情况。 
  11月6日,市教育局在东昌府区召开了全市名校办分校现场推进会。目前,全市已有44所名校带办分校取得了明显成效。这44所学校采取新建、带动、兼并、托管等方式带办了66所分校,惠及48648名学生。11月6日名校办分校工作推进会议后,全市又有109所名校与146所弱校达成托管、带动意向。这些名校充分发挥自己的办学特色和硬件优势,配齐了分校的教育教学设施,从学校管理、课堂教学、师资配备等方面入手,最大限度地发挥名校优势,有的实现了高中、初中、小学三个学段的纵向衔接和横向协作,有的盘活了薄弱学校和农村教育资源,真正使当地群众受益,受到百姓称赞。 
  其中,聊城实验小学先后托管了原教师进修学校(现在实验小学西校区)、柳泉小学(现在的站前实验小学)、湖西中心小学(现在的江北水城旅游渡假区实验小学)、岳庄小学(现在的实验小学站前校区)四所城乡接合部的学校,四个校区面貌焕然一新,招生人数成倍增长,得到了百姓群众的一致认可。东关民族小学带办了阳光小学和光明小学,建立了百草园小学,目前又和东昌府区斗虎屯镇堠堌中心小学联合办学,加挂东关民族小学分校牌子。东关小学带动的新校快速成长提升,入学就读学生不断增加,四所分校在校生已达10226人。带动成功后,这些分校都从东关民族小学独立出来,成为新的名校。 
  临清市开展名校办分校工作,通过合并、兼并、托管、改建或协作等方式,把城区原有十几处小学都合并成为临清实验小学、临清逸夫实验小学和临清武训实验小学的分校,惠及4280名学生,实现了临清市城区小学教育的均衡发展。 
名校带分校形式创新
民办还能带公办

  根据哈宝泉介绍的情况,实施名校托管薄弱学校,鼓励民办学校和公办学校建立学校联盟,探索集团化办学。聊城二中建立了文苑高中、文苑初中、文苑小学和附属幼儿园,成为规模庞大的“教育集团”,实现了幼儿园到高中段的15年连续教育。其文苑小学带办的农村学校--侯营镇田庄小学,去年暑假时仅剩19名学生、5位教师,成为文苑小学分校后,短短一年时间在校生已达403名,而且校办幼儿园也非常红火,9个教学班的幼儿达到了470多名,校容校貌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不仅留住了农村生源,满足了人民群众对优质教育资源的渴求,还使其他年级的学生从城里向农村返流,减轻了农村家庭的经济负担,缓解了城区小学大班额压力。聊城实验中学兼并闫寺镇中学后,对该校操场、食堂、厕所等设施进行全面改造升级,对教学设备进行全部更新。闫寺镇中学的办学条件得到全面改善,招生人数由被兼并前的不足200人增加到现在的440多人,其服务范围内,今年在北顺小学、实验小学、建设路小学等城区小学毕业的学生,有80多人返流回该校就读。实验中学所带办的嘉明实验小学,也成为当地百姓孩子入学的第一选择。 
  实施优质高中领办新建学校、对口扶持一般学校,形成优质高中与普通高中、高中学段与其他学段协调发展、资源共享、共同提高的格局。聊城一中所办的文轩中学现在有三个校区,每年招生时都“一位难求”;所办的外国语学校现有高中、初中、小学三个学段,目前整个一中系统共有在校生18000多名。文轩中学和外国语学校的建立,使聊城一中的优质教育资源扩张增值,增加了优质教育学位,扩大了一中这所省级重点中学、聊城老名校的影响力和辐射面。聊城一中将自己的办学理念和办学方式影响到初中段和小学段,实现了高、初、小三个学段教育思想的传承和衔接。目前,聊城一中又领办了度假区新建高中学校,正在建设一中新校。 
  支持企业、社会团体和个人等社会力量通过独资、合资、合作等形式举办中小学校,探索国有民办、民办公助、混合股份等办学模式,多渠道扩充教育资源。聊城东方双语学校完全由个人出资创办,目前学校总资产近2亿元,是全市民办学校的领头羊,成为省内乃至全国知名学校。学校现有110个教学班,7000余名学生,500多名教职工。今年5月,该校又创办了东校区(原贸易学校),招收了1870多名学生。近日,东方双语学校又整合了古楼街道公办八东小学,收入片区内近400名学生,承担了公办学校应尽义务教育的责任。 
未来将创新办学模式
扩大带动范围

  哈宝泉说,未来还要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全市177所城区中小学(高中28所,初中45所,小学104所)每所至少带办一所分校;全市135所乡镇中心小学每所至少托管一所薄弱学校;鼓励名校兴办教育集团,进一步推进名校带动战略,扩大名校影响力和辐射面。 
  进一步创新办学模式,探索“名校+新校”的办学模式。除部分农村地区外,以后由政府投资的新建学校,原则上全部由名校来领办,由领办学校校长任学校法人,对领办学校统一负责,以“一套班子、多个校区、统一管理、资源共享”的运行模式,实行人事管理统一、经费管理统一、管理制度统一、业务管理统一、评估考核统一的高度统一管理模式。实现政府教育投入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最大化、最优化。 
  探索“名校+弱校”的办学模式。由优质学校牵头,在划定学区内选择几所薄弱学校挂名校分校牌子,各学校法人不变,领导机构、学校管理保持相对独立。名校安排中层领导或骨干教师到分校任副校长或教务主任,对各分校的教育教学管理负责,在教学管理上实现高度统一。通过名校对弱校的重组或托管,提升弱校的办学质量。 
  探索“名校+农村校”的办学模式。积极开展城乡中小学结对互助活动,通过城乡中小学在教育教学管理、课堂教学示范、教学专题研讨、教育资源共享、干部教师培训、新课程改革、贫困结对帮扶、社会实践活动等方面的交流互助,实现城市优质教育向农村辐射,提升农村教育教学质量,促进农村教育的均衡、优质发展,实现城乡教育一体化。
  探索“名校+民校”的办学模式。通过名校、民校联手,集聚民间资本,切实加大教育投入,促进办学体制改革。推广聊城一中与外国语学校、文轩中学,聊城三中与东昌中学,聊城二中与文苑中学的对口合作模式。 
  探索区域内名校办分校的模式。即在乡镇区域内,以乡镇中心小学为依托,带动乡镇其他小学、教学点,促进区域内学校办学水平和教育教学质量均衡提升。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网友为此稿件打分的平均分是: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