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江有水千江月》:隔岸相顾的关照
2016年05月04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李蔓(职员)
  月白时光,明艳老去。老的物件,会慢慢沾染上人的习气和性情,见它如初。一本老书,亦是如此。
  书架上总有那么几本透着岁月温度,微微泛黄,处于不借之列的书。于青春时,偶得朋友相赠萧丽红的《千江有水千江月》,书名缘自佛家偈语,月照江水,无所不映,想想便是极美的。封面上是一位穿长裙女子的落寂背影,她眼前是天上月和地上江。当年对男女情怀懵懂不清,只看到作者疏淡、细腻笔触下的天清地明,岁月静好。满纸满篇中,贞观和大信之间那种含蓄真挚的情感,最是动心。从“你爱唱歌我爱笑”的年少,到书信往来笔墨间潜藏的情愫悸动,再到最后不甚了然的理由,疏冷陌路。正可谓:这一世的美好,皆因一个你;这一世的愁苦,也因一个你。
  是谁?轻负了谁的流年?多年后重读旧章节,如贞观对二瓣凤凰花的心意——初见已惊,再见仍然。然而在温暖而怅惘的回忆中,之前小说结局的晦涩难懂渐次舒展。诗词酬和固然欣喜,但青春不只是深合吾意,还有傲娇和负气。纵我不往,子宁不来?心灵相通之人,自是有异于他人的心怀。在这种笃定中,本来很近的两个人,因无端的猜忌和失望,在自我拉扯中变得很远,甚至比以前更远。
  “满头的野菊\宁静地伫立在黄昏的怀抱中\如琴弦上最孤寂的音符\浅浅的\你的模样\在海水里潮湿起来\而思念也染上了风寒\有时你是安静的\仿佛睡着了一般……”想起多年前写的几行诗句,随风远去的,不管是好的,还是坏的,像年轻时认真涂抹毫无技法的那幅画,经年后不予置评,记忆都完好地封存在落款处,沉吟时,依旧四月清幽。
  书中主线讲述的是一段爱情,又不局限于此。作者以轻婉的方式,将厚重的亲情、淳朴的民风以及宽阔的行事,娓娓道来,是对传统文化的一次精神守望。至于它对人生的影响,只因遇见在那年那月那时,每个人心中都有一座不会老去的布袋镇,“春天的花蕊啊,为春开了尽——”如此这般,微妙且诗意的存在。
  一本老书,是否在你的生命中念念不忘,或许无关时间,无关经典,要的是那种隔岸相顾的关照,有礼与好意!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网友为此稿件打分的平均分是: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