井下作业工王龙龙——
在“刹车、油门”中触到油藏
2016年05月11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本报记者 崔立慧 通讯员 崔吉民

  作业工施工场景。
  井下作业工

  使用井下作业设备、工具,对油(气、水)井进行试油、修井、压裂等各种井下作业的人员。是石油工程技术服务最前线的操作岗位,需要驻守野外露天施工。
  王龙龙是胜利井下作业公司修井作业大队侧钻一队的一名司钻。作为井下作业工,王龙龙和同事们长期驻扎在野外,脚踏苍茫大地,头顶浩浩苍穹。在无数个离家的日子里,他们奋战在荒漠中,用青春为祖国生产着光与热。
  每天上班王龙龙的第一项任务是巡回检查,检查项目包括刹把、刹车连杆、滚筒、死绳、转盘等重要部位,一旦发现安全隐患及时上报。翻阅检查记录,司钻这一栏,出现最多的检查情况是“防碰天车灵活好用”。
  做完巡回检查,填写检查报告,开完班前会,王龙龙就爬上钻台司钻操作室,正式开始一天的工作。在一个班组中,司钻这个位置其实算是个小小的指挥者。司钻操作室内设计有天窗,方便直接观察钻具起降的情况,同时,四处摄像头分别实时关注着不同位置的准确情况,方便司钻做出判断。工作过程中,需要有一名井架工和两名内外钳工配合司钻的操作。司钻的工作内容就是在同事的配合下操作游动滑车,实现起下钻具。
  司钻的操作室和内外钳工其实相隔很近,但是因为井场上各种机器设备运转时候噪音太大,为了交流方便,工人们自己发明了一套手势。握拳,竖起大拇指意思是“起”;握拳,竖起小拇指意思是“慢慢起”;手掌水平左右滑动意思是“停”。
  坐在操作室内,司钻需要操作24个操纵杆,观察6个仪表的示数。起降钻具的过程则类似于驾驶过程中的“踩刹车”和“加油门”。重复不断地“踩刹车”与“加油门”,钻管才能一根接一根地深入地层触到油藏。通过大家密切配合,下一根钻管的时间平均在三分钟左右。
  深入到地下的钻管并不是就地一放,它们全部的重量都悬在游动滑车的身上。司钻要做的就是一边操纵滑车绷着劲儿抓牢已经下好的钻杆,同时把更多的钻杆接起来、放下去。因为地层下的情况没有办法进行直观的观察,因此掌握工作进度需要根据目前钻具的重量来判断,也就是指重表。
  司钻位置责任重大,需要根据情况及时安排调度大家的工作,面临突发情况时不至于慌乱。王龙龙举了个例子,“有时候突然停泵,泥浆没有办法进行灌注,而一口新井一旦开钻不论什么情况都不能停。在这种情况下,需要司钻上下移动钻具,保持这个状态不能停止,否则会发生卡钻,导致工程事故,造成巨大的损失。在这同时,其余的同事争分夺秒修复设备直至恢复正常。”

个人体会
  工作6年,我主要在胜利及江苏油田施工,地域轮转,我体味了不同的风土人情,虽然石油工作很辛苦,但我从汩汩油流中品尝到了属于石油工人独有的幸福。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网友为此稿件打分的平均分是: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