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季到来,当心骗子花招多
警方整理出与高考有关的各种骗局教您防范
2016年06月03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高考牵动着亿万家长和考生的心,而在高考的各个阶段都有不法分子的身影,稍微不注意就会陷入他们的陷阱。为让广大考生和家长不要误入此类犯罪陷阱,章丘市公安局专门整理出与高考有关的各种骗局,提醒广大考生和家长注意防范。

  本报记者 王帅
通讯员 张敏       
考前阶段
警惕各类“馅饼”

  1、出售高考“真题”
  伎俩:很多不法分子依靠互联网上的一些网络培训机构,在考试前以高考“命题老师”为幌子,进行所谓的“考前指点”,提炼“必考必中”试题,让考生和家长购买收费,但是费用汇去后,对方要么就逃之夭夭并无试卷真题,要么就随便发几份试卷应付,误导考生。
  拆招:根据保密规定,参加高考命题人员都签订了保密协议,承诺身份保密,不向任何人提供与高考命题有关的咨询意见,不参加任何与本项考试有关的补习、辅导和助学活动等。因此,所谓的“真题、命题”即为“伪命题”。
  2、无线耳机、接收器等作弊设备可通过安检
  伎俩:骗子散布销售短信橡皮、无线耳机等作弊器材信息,声称此类器材可以通过高考安检,并承诺在高考过程中帮助联系答题,传递正确答案,帮助考生考试过关。
  拆招:高考安保措施越来越完善,高考时各考点将使用电子屏蔽器和无线电探测仪等设备来强化考场管理,并加强考试期间的网络和短信管理,防范和打击利用现代化通讯工具作弊等严重考试违规行为。
  3、特长生可加分
  伎俩:骗子谎称能办理艺术、体育、小语种等各类“特长生”加分,还会煞有介事地要求考生提供“特长生”资格证书,以此骗取钱财;骗子还会冒充高校招办工作人员,租用办公地点、考试场地,设立小语种、艺术类提前招生考试现场,私自组织考试,骗取考试费和录取费。
  拆招:特长生加分、少数民族加分等加分政策,学生所在的高中会统一组织申报加分手续,任何个人和机构都不可能通过“特别途径”加分。
查分阶段
小心短信链接

  伎俩:高考结束后,不法分子向考生发出查询考分链接,声称可以提前查看考生分数,实际为木马病毒,点击后就会窃取考生的所有信息,同时手机会被偷偷植入盗取网银的木马软件,进而进一步实施诈骗。
  拆招:警方提醒广大考生要提高防范意识,妥善保管密码,不要委托他人进行网上信息查询或信息登记操作,以免信息泄露。
录取阶段
抓牢自己的“腰包”

  高考结束后,整个录取阶段是高考诈骗的多发阶段,也是各种骗局层出不穷的阶段。根据往年经验,不法分子实施诈骗的理由,主要集中在教育补贴、谎称可以保送名牌大学等方面。
  1、谎称发放教育补贴
  伎俩:不法分子会冒充教育部门工作人员,以向高考生发放助学金、减免学费、办理助学贷款为由实施诈骗。此类骗术在高考后的一到两周内最易高发。
  2、谎称可以保送上名牌大学、军校
  伎俩:很多不法分子以制作仿真度较高的证件,以高校自主招生、定向招生等名义,称其有内部指标、机动指标、高校自主招生指标等诈骗考生钱财;还有不法分子采取伪造军校招生公文、公章等手段蒙骗考生或家长,同时声称军校为特殊院校,不经过统一的招录途径录取考生。
  3、伪造录取通知书
  伎俩:不法分子通过发送短信、发放通知书的方式,要求家长和考生先缴纳一部分费用,借机实施诈骗。
  4、只要花钱就能上大学
  伎俩:不法分子故意混淆自考、成人高招、网络教育与普通高校招生的区别,声称只要肯花钱就可拿到录取通知书,其实这并不是普通高等学校通过统一考试发出的录取通知书,最后拿到的毕业证书也不是普通高等学校的毕业证书,这种证书国家并不认可。
  拆招:高考结束后,所有网上填报志愿、网上录取、发放通知书都要通过正规渠道,再报考志愿时要向教育主管部门了解学校的办学资质、招生资格等,从多种途径了解该校的师资力量和办学成果,手机接收到的查询链接切勿随意点开。
  军校招生也会在网上统一公布招聘信息,考生参加军校录取必须先通过政审、面试和体检;军校招生无内部指标,也不可能计划外扩招;国防生只招收普通中学高中毕业生,冒名在大中专学生和委培生中招收国防生的,肯定是行骗行为。
  如果突然收到某学校寄来的录取通知书,首先要上网查询,核对真伪,如网上一时查不到,应到当地招生主管部门当面咨询或电话查询,以防上当受骗。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网友为此稿件打分的平均分是: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