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档案日”济宁推出多项宣传周活动
居民可免费查28种民生档案
2016年06月03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本报济宁6月2日讯(记者 范少伟 通讯员 贾鹏 刘光辉) 6月9日是“国际档案日”,济宁市档案局精心组织开展民生档案展、档案馆开放日等多项宣传周活动。
  为更好服务群众,方便百姓查阅利用,市档案馆编印了《民生档案利用指南》。将市直涉及民生部门的28种民生档案,进行梳理汇总,集中展示,为人民群众查阅利。
  市档案馆积极向社会公众提供档案查阅利用服务,在档案馆设有档案查阅室,在市政务服务中心设有市政府信息查阅中心,利用者可以到档案馆阅览、摘抄、复印所需档案。同时,开展查档咨询、函电代查、预约查询等多种形式的档案利用服务。
  档案查阅利用服务实行零收费制度。公民和组织,持有合法证明(二代身份证、介绍信、工作证、学生证、军官证等),均可查阅利用市档案馆开放的档案。查阅馆藏未开放的档案,须持有档案形成部门开具的介绍信,经档案馆审批后,方可查阅。 

 □相关链接                  
三百多封家书传承家风
  看着泛黄的信封,70岁的袁振新仿佛又回到了40多年前。那时哥哥姐姐还在济宁,一家人生活在一起。在袁振新整理的“家书抵万金”的收藏盒里有三百多封信,都是哥哥、姐姐、侄女等亲朋好友寄来的。 
  “大哥的来信首先是问候老人,见我的信中常出现错别字,便告诉我,一个中国人要写好中国字。”袁振新说,正是在大哥的激励下,他年轻时就练习书法。如今他被老年大学聘为书画教授,已连续教学12年。翻看姐姐和哥哥的信件,以往的回忆历历在目。每封信的开头总是问候父母,然后努力工作,报效祖国,这也让袁振新总结出自己的家风是“孝悌、笃学、恪慎”。 
   本报记者 范少伟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网友为此稿件打分的平均分是: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