滨医附院成功实施脊柱微创360°旋切提取式骨活检技术
2016年06月03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本报6月2日讯(通讯员 张莹莹 张民 记者 郗运红) 近日,滨医附院脊柱外科分别为4位脊柱占位性病变患者成功实施微创360°旋切提取式骨活检技术。经检索,此项技术为滨医附院在黄河三角洲区域率先开展的一项微创脊柱外科诊断技术,填补了黄河三角洲区域脊柱疾患诊断技术的一项空白。
  4位患者均为脊柱占位性病变,均因腰背部(或伴)下肢疼痛严重影响正常工作、生活而入院,X线片及核磁共振检查(MRI)显示胸腰椎占位病变。为进一步明确诊断、确定病变性质、制定下一步治疗方案,决定采用微创360°旋切提取式骨活检技术。 
  手术只在病变部位做了一个1毫米的穿刺切口,便成功、精确地摘除了部分病变组织做病理活检,其中两例病灶坏死液化,未取出实质性组织块,仅为血性液体。所有病例均获得明确的病理结果。
  脊柱占位性病变(脊柱原发恶性肿瘤、脊柱转移瘤、脊柱结核、嗜酸性肉芽肿、脊柱血管瘤等)是脊柱外科常见疾病,其生物学特性具有复杂性和多变性,有时临床、影像学表现非常不一致,导致诊断困难。为了明确诊断,传统的方法是开放手术取出病变组织活检后做出诊断,再决定下一步治疗方案,有创伤大、住院时间长、费用高等缺点。
  360°旋切提取式骨活检技术:穿刺针经椎弓根入路进入,到达病变边缘后抽取探针,继续推进,进入肿块后锁定尾端,顺时针旋转360°,拔出旋切针芯,即可获得组织标本。该技术可保证在任何病理情况下活检提取100%成功率。
  360°旋切提取式骨活检技术与传统切开活检相比具有多种优势:微创、侵入性和创伤性小、安全、便捷、并发症少、阳性率及准确率高、减少病变组织特别是肿瘤细胞扩散,患者恢复快,可在局麻下进行,有助于早期诊断脊柱占位性病变的性质。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网友为此稿件打分的平均分是: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