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融资骗局拷问监管效力
2016年06月03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冯勇
  2014年底,总部位于枣庄的一家P2P网络借贷平台突然资金链断裂无法提现,引发社会广泛关注。近日,齐鲁晚报记者首次从警方处了解到该案件详细信息,此案目前已经侦破,并进入诉讼阶段。(据《齐鲁晚报》5月18日报道)
  像这种网络借贷平台吸引众多投资者趋之若鹜的招数,既不新鲜,也不高明。无非以高额的投资回报率为诱饵,看似“天上掉下个大馅饼”,其实是网络借贷平台的推手实实在在地给投资者挖了个“大坑”。实施诈骗者所承诺的回报率要远远高出同期银行的利率,这应该引起投资者足够的重视和警惕才对,而为什么还是有市民屡屡中招?
  此无他,无非是丰厚的利润回报迷失了一些投资者的心智,妄图少劳多获,甚至不劳而获。须知,类似天上“掉馅饼”的事情不常有,而地上“挖陷阱”的骗局却常见。因此,很多投资者抱着做投资理财的心态,参与到了这个借贷平台之中,结果资金被套了进去。
  或许,每一个人心中都会拥有一个发家致富的梦想,这本身并没有错,错就错在一些市民不是通过个人脚踏实地勤奋拼搏的努力,用自己的汗水和智慧去寻求和创造财富,而是试图通过走捷径,甚至投机的方式迅速致富,如此偏颇的想法,误入歧途被骗子盯上是早晚的事儿。
  面对上述报道中网络借贷平台并不高明的骗术,除了劝诫一些有投资理财打算的市民朋友一定要擦亮眼睛,谨慎选择外,职能部门的监督执法也不能缺位。骗子每一次骗局的成功实施,我们不能仅仅责怪上当市民缺乏辨别力,而更应该问一问负有监管执法职责的相关政府职能部门有没有尽到责任。如此明目张胆的敛财行为,堂而皇之招摇过市的网络借贷平台,当初是如何运作成功的?既然以电子商务公司的名目出现,该借贷平台有没有到政府相关部门注册?相关部门有没有尽到审核的责任与义务?如果没有注册,犯罪嫌疑人张某某自建的借贷平台是如何长期违规运作,瞒天过海的?
  虽然目前案件已经侦破,真相已经水落石出,不法之徒必定会受到法律的严惩,但现实存在的监管漏洞必须及时补上。否则,蠢蠢欲动的骗子还会卷土重来,同样的拙劣的剧情还会轮番上演。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网友为此稿件打分的平均分是: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