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怕争,真理总是越辩越明
2016年06月22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邱祎

  因为版权之争今年又是改名又是大换血的“好声音”还是没有逃过一劫。就在《2016中国好声音》首录当日,北京知识产权法院作出行为保全裁定:禁止灿星使用“中国好声音”、“the Voice of China”字样的节目名称及相关注册商标。自今年年初以来,关于“中国好声音”版权问题的纠纷从未停歇。
  唐德对灿星的紧追不放和这次挑选这么微妙的时机又给捅了一刀,有些人猜测唐德此举更多的是为了干扰灿星“好声音”的节目制作。此次唐德申请行为保全的结果相当于将“中国好声音”冻结,在法院最终判决之前,唐德不能制作“the Voice of……”,灿星也无法制作《中国好声音》。这其实是一个双输的局面,最终只有“the Voice of……”的模式方Talpa能从中获利。
  不管是唐德“阴谋论”的分析,还是为灿星关键时刻被捅一刀叫屈,其实事情的缘由还是源于版权之争,在法律作出公正判断之前,任何非专业的局外人去争执此事都带有偏颇。对于原版权方狮子大开口,提高版权费是否合法姑且不论,但很多中国网友和电视人从道义方面去指责原版权方其实根本站不住脚。就算灿星当面为“好声音”在国内发扬光大立下汗马功劳,但在商业战场,你没有掌握知识产权,单靠用感情维系指望强势一方去良心发现,感恩戴德是很可笑的。
  其实,“好声音之争”倒可以看成一桩好事,关于版权纠纷之类的争议,某种意义上都是在扩大影响力,很少出现完全输家这样的结局。真理从来都是越辩越明,这个事件背后不仅仅是简单的合约问题,而是对国内原创模式的拷问:在众多的“引进”中,我们迫切需要“创造”。倘若没有“中国创造”,任人宰割在所难免。这件事争论越大影响越大,它可以用活生生的事例告诉国产综艺界,以往很多人大声疾呼的版权危机并非是“狼来了”式的恐吓,多做原创、多研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节目是多么迫切。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网友为此稿件打分的平均分是: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