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间里的“周大拿”
2016年06月22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周强学习零部件的英文名称。
  一项技术改进,为公司省下200万元。
  机器上的各部件分毫不差。
  周强检查机器运行情况。
  文/本报记者 孟杰 
图/本报特约记者 李岩松

  “有啥解决不了的问题就找‘周大拿’。”在如意毛纺织股份有限公司的织布车间里,这句话成了工人们的口头禅。
  同事们口中的这位“大拿”就是织布厂的首席技师周强,这个名字总是与厂房间设备的疑难问题如影随形。
  1976年12月参加工作,周强绝对是织布厂元老级的维修技师,对厂房的所有设备及其零件均了如指掌。作为一名有40年工龄的设备“健康顾问”,周强的工作并没有止于“看病”,还一直致力于设备的改良,以设备为突破口,不断提升产品的质量和效率。
  公司1990年引进TP500织机,该织机速度快,但每一种产品的幅宽需要与之相符的钢筘,因为公司产品种类繁多,这种一对一的需求给公司生产带来了很大的浪费,周强通过改造织机右侧边纱剪刀形状,使钢筘长度不再受产品幅宽限制,单此项技术给公司节约资金200万,并获得国家专利。
  自任职技师以来,凭借刻苦钻研和对毛纺行业的浓厚兴趣,周强的研究成果相继获得了多项专利。
  周强和“徒弟”讨论织机的问题。
  周强查看织机织出的成品。
  周强检查机器零部件。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网友为此稿件打分的平均分是: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