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十一”不仅看量,还要看质
2016年11月11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本报评论员 沙元森
  对网购的监管不能止于临时“打招呼”,与之相比,常态化规范化的巡查更不可少。做到这些,既需要相关法规制度的完善,也需要监管部门主动对接,用好电商的大数据,用大数据监管大市场。因为骄人的网购交易量,中国已经被世界视为电子商务最发达的国家,但是这种发达不能仅仅体现在交易的数量上,还应该体现在监管的水平上。
  11月11日,曾经的“光棍节”已经成为网络购物狂欢节。7年前横空出世的“双十一”网络购物活动,如今已经不再是阿里巴巴“独家所有”,国内几乎所有的电商都深度参与其中。“双十一”像美国的感恩节一样,因为商业气氛浓厚,可以让人在“血拼”中体验到消费的快感,逐渐成为具有中国特色的商业文化品牌,并且有向全球输出的趋势。对于这个亿万网民用多年的“买买买”树立起来的品牌,仅靠网民的参与热情还不足以呵护,还需要电商多一些自我约束,还需要监管部门多一些常态化规范化的监管。
  去年“双十一”,阿里巴巴一举拿下912亿元的交易额,按照这个趋势,今年破千亿元也非难事。在中国经济下行之际,这样的数据堪称亮点。更重要的意义则在于,无远弗届的网络购物不仅释放了农村市场的消费潜力,还促进了城乡之间信息、商品和人力资源的流通,为就地城乡一体化带来了契机。我国经济发展已经进入新常态,新常态要有新动力。“双十一”的发展轨迹,证实了互联网经济在当下已经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
  当然,“双十一”是个快速崛起的品牌,因为快难免会有一些漏洞甚至隐患,现在的网购不仅消费者群体庞大,平台也呈现出多元化、多渠道的态势,用鱼龙混杂形容也不为过。因为遭遇了各种网购陷阱,确有不少消费者在狂欢之后后悔得想“剁手”。与天量的交易额相比,网购陷阱中的那些问题看似影响不大,但也应该引起电商和监管部门的重视。在任何市场上,都是砸牌子容易立牌子难,比如“中国制造”就因为一些企业的粗制滥造,被海外舆论抹黑,整体形象一直没有得到根本扭转。前车之鉴,历历在目,正在向全球输出的“双十一”应该且行且珍惜。
  企业对市场的风险总有天生的敏感。“双十一”靠着巨大的品牌影响力发展到这等规模,每家电商都不舍得让它“忽喇喇似大厦倾”,他们必然要投入巨大人力和物力去消除隐患。在这方面,他们有技术优势和资源优势,通过数据分析、智能识别,可以将假冒产品拒之门外,也可以让先涨价再打折的欺诈手段迅速现形。以阿里巴巴为例,他们凭借大数据打假系统每秒分析数据1亿次的强大能力,仅在去年就拦截了涉假商品信息1.2亿余件,为线下打假提供了坚实基础。但是,也不是所有的电商都一定会积极自律,一些自营类电商因为逐利的本能也可能会干预价格,有意或无意地设置消费陷阱,这就需要监管部门及时作为。 
  日前,国家工商总局召集了15家电商,召开规范网络集中促销活动行政指导会,对网络企业加强自治,规范网络促销活动提出要求。这个应急的“预防针”很及时,但是对网购的监管不能止于临时“打招呼”,与之相比,常态化规范化的巡查更不可少。做到这些,既需要相关法规制度的完善,也需要监管部门主动对接,用好电商的大数据,用大数据监管大市场。因为骄人的网购交易量,中国已经被世界视为电子商务最发达的国家,但是这种发达不能仅仅体现在交易的数量上,还应该体现在监管的水平上。由是观之,各电商各监管部门仍然是任重道远。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网友为此稿件打分的平均分是: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