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税不等于免税实体店里卖的是完税品
2018年07月13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随着国家进一步的改革开放,一大批外国商品的关税税率将越来越低。这将给跨境电商们带来新的机遇。尽管看好跨境电商的商业未来,但在徐意评看来,目前跨境电商在许多方面都还存在需要进一步完善的地方。
  首先,消费体验与国内电商差距大。在徐意评看来,消费者对跨境电商的认知度并没有电商的程度高。中国消费者目前因为电商之间的竞争关系,养成的体验需求非常高,比如免费配送、次日达等高标准物流体验的需求。“这些对于跨境电商来讲有很大差距。跨境购物因为是直接从关外采买,有现货的需要从海外仓进关,没有现货的还需要等待补货,因此,高昂的运费支出、漫长的物流等待时间成为跨境电商难以逾越的鸿沟。”
  其次,跨境电商货品同质化严重。“对于大贸易商和大平台而言,依靠自己的财力物力很容易就能寻找到货源合作。但对于一些中小商户来说,要跟海外品牌方建立直接的合作却非常难。另外,现在跨境电商平台上的货品同质化非常严重,建立自己的独家自营品牌就是破局的关键之一。”徐意评介绍,他们与美国Kirkland品牌、澳洲土豪麦片等品牌的独家代理与合作,通过他们的供货与供应链渠道,不仅可以拿到低于其他供货商的价格,还可以确保正规渠道。
  再次,跨境电商的市场教育缺失。徐意评坦言,国内消费者在很大程度上还存在“保税=免税”的误解。在一些消费者看来,货物如果被打上“保税区”的标签,就等于免税商品。事实上,并非所有通过保税区的货物都是免税商品。“市面上我们接触到的大多数商品都是完税商品,跟在普通商超买到的东西是没有什么区别的。”为了让消费者分清什么是免税商品,什么是保税商品,什么是跨境电商,徐意评曾在其经营的一家实体店里用1/3的店面做商品展示。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网友为此稿件打分的平均分是: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